伴随日新月异的金融生活,金融诈骗的手段也在不断翻新。为此,理财专家提醒,近期手机理财、网络金融、短信提醒等方面都有新的金融诈骗形式出现,公众应提高警惕。
钓鱼网站瞄上网上理财
近段时间,余额宝让不少以前不太关注理财的人积极加入网络理财大军,开始尝试网上理财。但360互联网安全中心最新发布的安全风险提示称,近期,利用钓鱼网站卖理财产品成骗子敛财的新手段,广大网民在投资理财产品时应提高警惕。
笔者通过百度搜索关键词“网上理财”后,出现了7010万个结果,第一页多数都是明显的广告链接,充斥着收益率高达15%、20%的宣传语。先别说实现这种收益率的可能性有多大,有些理财网站不排除是在“空手套白狼”。市民董女士就是在网上搜索投资信息时,看见一个高收益理财项目的广告,因轻信该理财网站的分红承诺,她和朋友损失了20多万元。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表示,骗子能够诈骗得手,就是利用了一些人贪图高额利息、高回报的心理。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网络投资理财诈骗现状及防范措施报告》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网上虚假投资理财人均损失高达4403元,其中单个用户最高被骗金额达30万元。
二维码不要随便扫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商家二维码推广力度的加大,如今消费者拿起手机轻轻“一扫”,就可能得到促销打折的优惠和便利,还有通过扫二维码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不过,理财专家提醒,二维码正成为钓鱼网站传播的新途径,消费者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与传统钓鱼网站手法相比,不法分子借助二维码传播钓鱼网站更易得手,因为二维码外观差别细小,普通用户很难区别,更具隐蔽性;当前主流二维码扫描工具都不具备验证网址或网站真实身份的功能,使其更具欺骗性。
短信诈骗又升级
近期,短信诈骗又出现新花样,不法分子采用与银行动账通知相同的特服号码发送诈骗短信,内附与银行官网类似的网址,并以系统升级、手机银行过期为由诱骗客户登录钓鱼网站输入账户信息、密码等,造成客户资金受损。
据理财专家介绍,这是一种名为“伪基站”的高科技设备。利用该设备,不法分子在一定区域可断开客户原有的移动网络,强制连接客户手机,冒充与银行客服号码完全一样的号码发出诈骗短信,诱导客户上当受骗。因此,大家应增强自身反诈骗意识,了解诈骗的常用手法,严格保护自己的各类认证信息和工具不外泄,如收到类似信息,应及时拨打银行客服热线求证。
相关链接
四招教你甄别钓鱼网站
一是确认该网站的合法证件,包括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从业专职人员证件、监管部门发布的许可,甚至具有法律效应的开户证明、协议文件等。
二是目前各大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最高在5%左右,凡是收益率远超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都具有极大的风险性,而那些宣称“保本保收益”,且短期分红在100%、200%以上的理财产品,基本都是骗局。
三是要详细了解理财项目的资金支配、投资方向、收益状况等信息,并索取相关的纸质资料和文件。
四是查验这些理财投资网站的ICP备案、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等是否完备,凡是无备案、无认证信息的网站一定要提高警惕。 腾 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