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亲属、监护人员会见在押人员时,必须在家属会见室内进行;对允许收送的物品(换洗衣服、被褥、鞋袜等),由监管民警及时送达在押人员……一块印有《在押人员家属会见制度》《收送物品制度》的玻璃标牌固定在接待大厅门口,使前来会见的群众对会见时间、收送物品的规定一目了然。12月5日上午,刚走到修武县看守所接待大厅门口,记者就从这块牌子上感受到了便民元素。
“省公安厅出台22条便民利民措施后,结合相关内容,我们从接待会见等工作入手,特别是将有关制度公开上墙,让监管工作更加透明。”当日执勤民警许新玲说。据介绍,为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更好地服务和保障民生,省公安厅依据相关法规研究制定了22条便民利民措施。其中,第二十一条要求建立预约会见在押人员制度,对于符合会见规定的,通过网上预约、电话预约等方式,提前安排在押人员家属、律师到看守所会见在押人员,减少等候时间。
“过去,群众要求会见时,都是隔着窗户防护栏办理手续。实施便民利民措施后,接待大厅开门办公,实行面对面预约。”修武县公安局监管大队大队长刘成海说,“落实便民利民措施不仅要从设施上便民,更要在服务态度上为民。”他说,为推进窗口服务规范化建设,修武县看守所对民警进行了专题教育,统一服务标准,规范接待用语,要求民警在接待群众时做到文明、热情服务。
在接待大厅门口的玻璃标牌上,记者看到上面不仅有会见时间、注意事项,还有网络、电话预约方式,并公布有监督举报电话。走进接待大厅,在大厅一侧的墙上,有关会见的详细规定等标牌统一整齐,大厅北侧靠墙摆放着一台饮水机,打开饮水机储物箱,里面放置有一次性杯子。工作台上有一本警民联系簿,上面记录着会见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会见对象等内容,旁边还放着一个老花镜和一些便民服务卡。大厅西侧,一张桌子上摆放着几床打成捆的被褥。“这些被褥是今天上午刚收到的。为防止会见人员送来的被褥、衣服等物品受潮,我们特意腾出一张桌子临时放置这些东西。”
“过去那种关着门工作的方式,早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群众需要,社会的进步,就是要让群众更多地感受到生活的和谐与温馨。作为监管单位,虽然担负着特殊任务,但也要打开大门办公,这样才能让群众感受到法律的公正透明和政府的温暖关爱。”刘成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