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发展绿意浓
市南水北调城区段建设指挥部
召开联席办公会
鲲鱼化大鹏 两翼垂江飞
兴业环境优
优化“十大建设”发展环境
导 读
全市制止“双违”工作情况通报(二十一)
市人口计生委获省十八大精神
集中宣讲活动先进集体称号
图片新闻
共筑“志愿文明之城”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1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孟州市——
发展绿意浓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郭增强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追求绿色增长的理念。近日,记者在孟州市采访,深深被这里绿色发展的滚滚热潮所震撼。

  满腔绿色情怀,一路奋进崛起。今年年初以来,该市主要经济指标领跑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市领先。该市经济结出硕果的同时,低碳之花悄然开遍城乡。国家认定该市“十一五”至今COD(化学需氧量)减排量、氨氮减排量逐年下降,该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幅度大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绿之源,产业调整流光溢彩

  通过总投资2亿元的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示范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实现工艺水回用30%,废水回用50%,COD、BOD(生化需氧量)、固体悬浮物总量每年削减近50%,还将对皮革行业清洁生产起到技术示范作用,引导其他企业共走绿色发展之路。近日,孟州市隆丰皮草公司正在快速推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传递出该市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的浓厚气息。

  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该市坚持抓绿色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实施节能项目,推动产业改造升级。

  在结构调整中加减得当是该市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劲支撑。该市运用财政杠杆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几年来先后申报、实施重点节能项目22个,争取国家奖励资金5000多万元,企业自身完成技改项目82个,实现了主导产业的改造升级。该市引进新上了投资20亿元的汽车尾气净化器项目,培育壮大了以新日电源为主体的新能源生产基地,以大地合金公司、飞孟公司为骨干的超硬材料高新技术生产基地,以中原内配公司、嘉陵河南分公司为核心的交通装备制造生产基地,以广济药业公司、华兴公司为核心的生物制药生产基地等低碳产业。对不符合产业政策、能耗标准和排放标准的项目,该市则对已有项目坚决关停,拟上项目坚决禁止,截至今年10月底,该市已累计关闭小皮毛、小制造企业120余家,否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类拟上项目90余个。

  为了营造绿色工业环境,该市启动了西部和东部工业城建设,以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主,着力形成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该市在促进土地、环保和相关设施共享的同时,形成了机械加工、皮毛加工、粮食加工、医药化工四大产业集聚的低碳工业模式。该市工业集聚区中不仅有来自世界的最新低碳技术,还有生产除尘、除污等低碳机械设备的配套企业。据统计,该市低碳工业在70%以上。

  绿之韵,生态园区转型升级

  “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是我市生态农业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一个个绿色农业园区。”该市市委书记魏超杰说。

  近日,记者在全省最大的韭菜基地孟州市全义农场万亩无公害韭菜园区看到,一个个塑料大棚鳞次栉比,一辆辆农用货车来来往往、繁忙有序……好一幅热火朝天的创业图。该园区是该市发展绿色农业园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坚持用绿色农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加快绿色农业发展步伐。

  以规划建设高标准粮田为重点,推进园区集约化发展。该市加快实施10个万亩方、100个千亩方、300个百亩方高标准粮田“113”工程建设,抓好集中连片、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目前已经建成万亩核心示范方11个、超高产攻关田22个;创10万亩以上小麦连片种植和500亩以上超高产攻关两项全国纪录,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

  以创建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推行园区规模化经营。该市以东田丈、水运、吴寨村为中心,发展标准化蔬菜大棚园区;以黄河滩区为中心,发展山药、地黄等中药材种植园区;以全义农场为中心,发展无公害韭菜种植园区;以淼雨果蔬公司为龙头,以高端岗苹果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发展优质水果种植园区。目前,该市共发展蔬菜大棚1200余座,面积近4000亩,中药材2万余亩,发展中、早熟苹果3440亩,小杂果4300亩。

  以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支撑,加快绿色园区农业标准化进程。该市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对主要基地、集贸市场和各大超市农产品进行定期抽检。以园区为重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产地和注册商标一体化认证工作,建成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8个,总面积8万亩,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达22个。

  绿之依,低碳排放展现魅力

  “积小流以成江海”是该市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理念。“你也许想不到,这里的水全是孟州工业和城市废水处理后的中水,孟州市中水厂是焦作地区首家建成投用的中水厂。”漫步在草木葱茏、碧波荡漾的滨河公园,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文年说。几年来,该市用于治理污染物排放的资金达5亿元,新建污水处理厂4座、垃圾处理厂1座,整治流域面积达80%。该市目前在全市现实中污水处理工程最多。它们分别是孟州市污水处理厂、孟州市污水再生及综合利用项目、孟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桑坡村污水处理厂。

  孟州市污水处理厂总投资4827万元,日处理生活污水5万吨,一期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污水3万吨。工程覆盖城市面积15平方公里,污水收集率在90%以上。该污水处理厂在2012年市环保部门的多次例行抽检中全部合格,仅去年全年共处理污水695万吨,削减COD1750吨。

  孟州市污水再生及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3347万元。该项目是把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再经深度处理加工,达到国家规定的城市景观用水和城市绿化用水标准。目前,经过处理的水被广泛应用于该市城市水系、湖泊景观、游园绿地灌溉等,每天可加工回用中水2万吨。

  孟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总投资7173.78万元,日处理能力5万吨。工程COD消减量5657吨,氨氮消减量456.25吨,超出了国家认定COD减排量2515.32吨、氨氮减排量213.72吨的标准。

  桑坡村污水处理工程总投资12180万元,日处理能力3万吨。工程COD消减量37394.25吨,氨氮消减量558.45吨。

  国家认定该市“十一五”至今COD减排量1659.1吨,氨氮减排量119.93吨,低于省定标准。

  绿之魂,绿色人居文明和谐

  如今,虽已进入冬季,但记者在该市街头依然能够看到树木郁葱,仿佛向人们展示着“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色文明。韩愈故里正在通过绿色环境打造最佳人居城市。

  为了绿色,该市实施“三集中”工程,即工业向集聚区集中,农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市集中。如今,该市已经实现了“城区无工业”的梦想。为此,该市曾拿出专项资金,坚决关停穿越城区老蟒河沿岸的100多家小化工、小饲养企业,对河床进行清淤疏通,引来了清水,昔日“龙须沟”,变成了清水流淌、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的滨河公园。

  该市全力推进绿色屏障、绿色通道、绿色家园、绿色景观、绿色单位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体系初步形成。该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21平方米、绿地率达32.76%、绿化覆盖率达38.15%,位列焦作各县市区前茅。据焦作环境监测站监测,该市出境河流断面平均达标率在90%以上,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指数均达到国家标准。

  为打造绿色环境,该市面向城乡家庭广泛发出了“绿色发展靠你靠我、共同践行低碳生活”的倡议,积极推广使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节水器、节能灯、沼气等新型能源。近年来,该市共推广使用节能灯19万只,每年节电1316万千瓦时,直接节省费用支出878万元。目前,该市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家庭已接近八分之一。

  同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等新型能源相比,沼气的使用在孟州已不是新鲜事。“猪—沼—果”“猪—沼—棚—菜”“畜—沼—粮”等生态循环模式在孟州已推广多年,该市建成集中供应沼气站4座,家用沼气池2.3万座,接近五分之一的农村居民使用沼气做饭、烧水、照明等,赢得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