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译林出版社出版的20卷本贾平凹文集中,第18、19、20卷的《丑石》《坐佛》《五十大话》三部为散文集。本文就散文作品试作探讨,希冀对散文爱好者,在散文阅读与写作方面,有所裨益。
我以为,散文的种类,由作品的“内核”和“质涵”来划分的话,无非是传统意义上的三种散文类型,即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或哲理散文。但具体到作家的篇章,这三种成分都蕴含在里面。通俗地讲,叙事散文,文章里面也有抒情和说理的成分;抒情散文、说理散文,亦然。不会说,叙事散文只叙事,抒情散文只抒情,说理散文只说理。只是作者写起来,所侧重的内容不同罢了。而贾平凹的散文,是叙事散文,是小说家所写的散文。大体上讲,先由小说,再由散文,由小说写作,而后进入散文写作。所以,在其作品中,蕴含有小说样的笔法。描摹自然景物,贴切生动;人物对话,运用自如。读来感觉比专事散文创作的作家的作品还要灵秀和隽永。写法灵活而生动,思想宽厚而深邃。其长篇小说《商州》,作品里许多地方,就是采用散文笔法。商州,是作家的出生地、故乡。作品笔墨浸洇着对家乡浓郁的思想感情。描写、叙事、抒情,间有哲学思维的抽象概括。在写常人凡事的同时,也写出了许多逸闻趣事。其商州这个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社会嬗变,流溢在作品中。但就贾平凹的散文语言来说,是读起来情味浓郁的那种。他的散文作品味浓,来自他热爱生活、深入观察和体验生活。由作品不难看出,作家由古到今,拥有系统而丰厚、扎实而充沛的文学功力,因此,能见微知著、识幽探微、由一知二,纤细而空灵。贾平凹散文的“味儿”,可由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认识,即人情味、世情味和风情味。
一是人情味。我在贾平凹散文作品中,读到了这种人情味道。许多文学理论都讲,文学是人学。虽侧重指的小说,但我以为,这个观点,也适宜于贾平凹的散文作品。文学作品,首先应具备人情味。所谓人情味,当然不是无动于衷的冷眼旁观,也不是居高邻下的轻漠审视,更不是空泛说教。作品的人情味,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油盐酱醋茶中,体现在大自然的风霜雨雪中,体现在市井百态的众生世相里,浸洇在人物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中,还在关注社会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吐故纳新的向好向善的变化中。而作者所写的人情世故、风土人情,并非只拘囿于自身,往往将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融会贯通起来、糅合在一起进行描写。就人的层面来说,男人与女人、老人与小孩、通达之人与难处之人、卑微琐屑之人与成功光鲜之人,作家都能给予入情入理、合情合理的人性化述写。读其文章,不牵强、不附会,用笔写之,以情润之。男人里,智柔之人或力刚之人,擅有长之人与平常生活之人,作者都能给予常人的理解、阐释与关怀。作者写女人,将女人的温良、贤能、巧慧、灵秀,给以独具的赞赏和足够的尊重。作者的散文作品,许多篇目内容都直接、间接地写到女人。作品里出现了女人的音、形、色,就是给作品自然地嵌入了美的性灵与元素。在古希腊神话里,管文艺的缪斯就是女神。文学艺术创造美,女人就是美的化身。而何况作者在他的散文作品里,谈到女人来世上就是呈世于美的。更为令人惊异与难能可贵的是,作品的人情味,除“万物灵长”的人以外,许许多多的植物、动物、景物、风物,如天地、日月、山川、牛羊、虫鱼等,都赋予了很浓厚的人情味,作家把它们都当作具有感情的生命体来观察、想象和描写。
二是世情味。贾平凹的散文,读来有味儿的第二个层面的原因,离不开世情味的渲染和铺陈。作品中的婚丧嫁娶、红白喜事、请客送礼、往来人情、伦理纲常甚至封建迷信,包括政治运动中的社会情态、世事冷暖,作者对一般、特殊,正常、非正常的社会关系,人情世故,都能表现得有血有肉,描写得鲜活生动。散文集《丑石》中的《走三边》一文里,写到三边这个地方“交易会”的情景,场面可谓热闹,说它“有北京王府井的拥挤,却比王府井更有气势;有上海南京路的嘈杂,却比南京路更疯野。”然后,就写小吃市、菜市、农具市、骡马市、羊肉市等生活场面,描写得活灵活现、世情毕现。读后,简直就是生活的再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极具生活世情的感染力。而作者在散文《初人四记》中,这种世情味儿,与许多作品一样,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中我(小名“瞎女”)与花子、爹与干娘、娘与干爹,在顺境与逆境中的生活情状、生活态度以及生活矛盾和生活的变化,写得悱恻感人、凄婉动人,使人感到世态的冷暖,又使人体会出世情的温暖,还有人性中追求真善美的韧劲和力量。也正因如此,社会中才有着催人进取的永久魅力。这篇散文,甚至使我感到它是一篇小说化的散文。我这种列举,只是为了佐辅,实为挂一漏万。文集里许许多多作品都是这样。如果说,作者作品中体现的人情味,是侧重人本身的话,那么,作者作品中体现的世情味,则是侧重到由人情味扩展到更宽领域里的世情百态。
三是风情味。我们所说的贾平凹散文中所体现出来的风情味,就是一篇篇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社会和自然场景的总和。这种场景,不仅写社会,也写自然;不只写美好,也写丑陋;不只写正面,也写负面。呈现在读者视野里的,不只是单一的色调和元素,而是某一特定场合、特定时间的各种元素和五颜六色的组合。风情味,就是这些元素自然而然的有机融合。而在所有风情描写里,女人是贾平凹散文里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几乎是每篇散文里都直接间接地写到女人。女人的美好,女人的巧慧,女人的贤淑,在作者笔下得到了自然的描写和抒发。这种风情描写,没有枯燥的说教,没有道德的评判,而是凭作者的悟性、灵性和深厚的文学、思想功底,一任自然,收放自如。生活中是什么样的情态,就作什么样的情态描写。这种风情描写,将动物、植物、人物,包括看似无生命的事物,甚至虱子、尿布之类,作者也没有刻意地去作“去粗取精”的完美化处理,显示出的是原汁原味、原生态描写。无论是美,无论是丑,无论是雅,无论是俗,无论是文,无论是质,作品都描写得那般美好、那般意味悠长。这着重是指文字的美好,语言运用的美好。文章做得耐读耐品,味道浓郁而意味醇绵。这里有天才的成分,也有后天的勤奋和磨砺。还有,贾平凹散文作品中的故事,也讲得很好,作者将小说讲故事的才能,运用到散文写作里,也增加了散文作品的风情味儿。
作者热爱人生,体会生活、情融社会与自然、文接人脉与地气,所以写出的散文情真意切 ,有独到的思想蕴含,有味儿,有趣儿,为我所喜爱,为很多读者所喜爱,也就不难理解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