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丽娜
本报通讯员 聂小品 杨东涛
“今天镇里要来村上开党委会,我们也去听听吧!”“这会是实实在在解决咱自己问题的,咱得去听听。”12月4日,听到镇党委会到村里来开的消息,孟州市赵和镇司家沟村顿时热闹起来。
当日20时30分,赵和镇党委会准时召开,能容纳四五十人的司家沟村委会会议室座无虚席。除了镇党委、镇政府班子成员外,该村两委干部、组干部和部分村民代表也是座上客。会议室外,村民们也正专心地听着里面的讨论。
“有群众反映说,赵和的气候、土壤、降雨、日照和交通等条件很适合栽植软籽石榴、韩国梨,想种又有些担心。有什么想法和困难,请大家畅所欲言。”会上,分管农业的副镇长李延鹏说。
该村党支部书记司道恒率先发言:“发展软籽石榴、韩国梨,我们村虽然有优势,但也存在农业基础条件差以及提灌设备、蓄水条件较差的问题,会影响到规模发展。”
“我们没有种植技术,谁来指导生产?”村民一组组长冯保定发问。
“大规模种植,盛产后卖不出去怎么办?”村民司道中接着问。
该镇党委书记牛二永一边听大家发言,一边仔细记录,说:“我们今天选在司家沟村开党委会,就是想多听听大家的意见。发展主导产业,规模生产才有效益。有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随后,针对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该镇党委会作出决定,通过党员干部和示范户带动、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技术培训、疏通销售渠道等措施,支持该村发展软籽石榴、韩国梨产业。
据了解,今年6月份以来,该镇创新党建机制,党委会已相继在辖区14个村召开。通过这种形式,该镇发展特色林果种植业已形成共识,今年新确定种植面积2000余亩,同时妥善解决矛盾纠纷近100起,帮助困难群众协调项目资金30万元,搭建蔬菜大棚35座,增加农民收入2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