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交通力量”跃动“发展节奏”
转型攻坚这一年
我市征求教育界
代表委员意见
“感动中原”十大年度
人物评选今日开始投票
做“科技兴企”带头人
动物吃药
也得开处方
龙瑞新车出厂啦
市公安机关举行
微博服务日活动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科技兴企”带头人
——记中原内配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邹悟会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邹悟会在检查产品质量。
  本报记者 张 璐 摄
  主人公座右铭
 
   

  本报记者 张 璐

  初见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邹悟会,微乱的头发,厚厚的眼镜片,言谈中的儒雅之气,让人觉得他更像一位学问深厚的大学教授。15年来,他主持完成的螺滑动珩磨气缸套等8项省级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

  1998年,毕业于陕西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邹悟会,怀着满腔热情来到中原内配,从技术员到车间主任再到技术研发中心主任,一路走来,孜孜不倦地续写着“科技强企”的辉煌成果。

  身处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发动机气缸套生产企业,邹悟会深知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工作之余,他不断为自己“充电”,自学完成大学本科课程,又进行工程硕士的学习。在技术创新上,他大胆地组织改进修配厂的格林珩磨机变压器,改革铸造技术,将一模多坯技术应用到气缸套生产中,使加工效率成倍提高。在他的带领下,企业自主研发的气缸套清洗机有效解决了气缸套表前面微观颗料难以清除的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2002年7月,邹悟会研制的铸态贝氏体新材料,通过美国康明斯公司的各项台架试验、耐磨性试验、抗穴蚀试验和抗拉缸性能试验等方面的机械性能测试,各项性能均达到相关技术标准要求,成为国内首家进入美国康明斯零部件全球采购系统的气缸套生产企业。这种材料具有耐磨性高、抗冲击韧性高等特点,适用于油耗低、大功率、动力性强的高速发动机,是国家重点新产品,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目前供应德国奔驰、美国国际卡车等国外主机客户。

  创新无止境,关键要有发现的眼睛。2002年,中原内配需要在气缸套内部作局部高频感应淬火技术工艺处理,为美国最大的卡车公司加工发动机气缸套,但当时企业既无设备又无实验场地,无法进行研发。怎么办?邹悟会带领技术人员到洛阳、郑州找厂家试验,均以失败告终。眼看着交货日期越来越近,他坐火车连夜赶到上海一家挪威企业,经过45天的艰苦试验,终于做出样件。经检测,各项材料性能及淬火层硬度、深度均达到技术标准要求。

  “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山。”试验成功那一刻,他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与同事们激动得欢呼起来。随后,客户将其巴西分公司的产品也交给中原内配生产,从而为中原内配进入美国国际卡车公司全球采购系统吹响了号角。

  经历过这次大胆尝试,邹悟会更加坚定了克服困难的信心。2009年,他主持研发了高性级柴油机高频感应淬火气缸套项目,该项目所应用的表面强化处理技术使气缸套耐磨性能提高90%,达到80万公里不大修的优异性能,是气缸套表面强化处理上又一项新突破。2011年,他主持研发了低碳节能喷涂气缸套,有效解决了气缸套缸体结合强度达不到工艺要求造成核心零部件损坏的问题。

  每一个新产品的研发成功,都饱含着邹悟会的心血和汗水,同时也离不开他家人的全力支持。他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地甚至国外作市场调研。尽管家离企业只有两分钟路程,但他经常一周都不回家,整天泡在实验室。

  “为了支持我的工作,妻子承担了全部家务,孩子也总问美国是什么样子。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在工作之余,带她们去国外走一走、看一看。”邹悟会充满希望地说。

  (邹悟会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