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本报通讯员 杨文娟 尤淑慧
12月1日,孟州市大定街道段东村志尚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里一派忙碌的景象,新鲜的各类蔬菜被装上一辆辆整装待发的车,准备发往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商场和超市。
“收入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甜,这都是发展特色农业带来的好处。今年,俺的合作社光种植400亩无公害红薯,年收益就达60多万元,产品远销上海、浙江、山东等地,特别是优良的‘龙薯’品种,刚一上市就被订购一空。”该合作社理事长杜志尚说,“社员们收入的提高,得益于党的惠农政策和街道领导对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视和支持。”
在支持特色农业发展上,该街道积极加强农民培训,配套完善培训设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重点培训和轮训相结合等方式,大力培养农村经纪人、特色种养大户,先后组织该辖区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农业种植大户和养殖专业户等2000余人,到山东、山西、河北等地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的“软实力”。
据了解,该街道还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提升产业规模,引导鼓励群众通过土地置换、转包等形式,累计流转土地10347余亩,形成蔬菜专业村3个、水果专业村4个,“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等现代特色农业经济收入占该办事处农民人均总收入的35%以上,种养殖户人均年纯收入达到8645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9%。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