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伟涛
人类的科技创新,往往是在思想碰撞中产生的;重大的科技进步发展,常常是在交流与沟通中实现的。
这不,为激发大家技术创新的灵感,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就专门举行了一场“科技创新沙龙”座谈会,来自公司管理层及企业工程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各单位主管生产技术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代表集聚一堂,进行了一次有关科技创新的“头脑风暴”。
“企业创新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要走出一条具有佰利联特色的创新之路。”佰利联董事长许刚率先“破题”。他认为,企业创新不仅要注重消化和吸收先进的技术,更要注重自主创新,目前佰利联在建和拟建的氯化法、富钛料等重大项目,如果拥有了自主创新的技术和工艺,一定会如虎添翼。
见企业“掌舵人”言之切切,来自生产一线的参会技术代表牛占平、王栋、褚成文、许志杰、王有利、刘新房等人也畅所欲言,纷纷就如何解决长期制约生产的关键瓶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要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想象力,就要鼓励技术人员敢想敢说。”佰利联高级顾问常以立。他认为,要围绕整个生产工艺,尤其是物料传递和储存考虑问题,并注重同行业及不同行业之间先进性信息的提供与收集,继而有效运用。
“提高企业竞争力,最终落脚点还在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上。”许刚告诫广大科技人员、一线操作人员参与创新,既要沉醉在技术里面,又要跳出来思考问题。
副总经理吴彭森建议,鼓励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参与技术创新,还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只要员工有好的建议和想法,并提出课题、制定方案、推进项目完成,就可作为年度评级、评优、评先的条件,对贡献突出的,除了物质奖励外,公司可以创新人员名字命名设备或操作法。
相聚沙龙敢想敢说,集思广益敢干敢为。临近尾声,佰利联常务副总经理和奔流说,此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为广大员工创造一个技术交流的平台,激发大家思考,解决生产中长期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