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桂香
本报通讯员 王明杰 王书分
“36条背街小巷整治,改善了辖区群众居住和出行条件;为老服务中心建设,提升了社区综合服务水平;凉老线、河朱线大修,加快了乡村道路建设;100亩焦青公路精品绿化,建成了绿色生态走廊;后庄、郭村和灵泉陂3个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3239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日前,记者在解放区采访,该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瑞生就今年民生采购项目如数家珍。
“一站式”服务,提高政府采购绩效
“解放区为老服务中心设备齐全,有自动麻将桌、台球室、乒乓球室、唱歌室、老年大学,还给我们老年人提供‘中晚孝心餐’,让我们有一种在家的感觉,党和政府对咱老百姓真好!”在解放区焦西街道为老服务中心,65岁的慕桂荣和60岁的陈平两位老人激动地说。
为进一步完善和保障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放区全面实施了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十项民生工程,涵盖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建设、教育系统塑胶操场改造、环卫系统垃圾中转站建设、背街小巷治理、农村安全饮水等数十个方面。截至10月底,解放区完成政府采购资金总额4190.65万元,其中采购省内产品金额387.2万元;政府采购招投标共计135次,节约资金414.27万元,节支率9.9%。
焦西街道电建社区党支部书记郭小芬表示:“区财政局、监察局、审计局、检察院等监督部门密切配合,主动与我们研究政策,指导技术规范。区财政局从采购项目批复、项目资金评审、代理机构确定、评标办法审核、政府采购资金拨付等方面提供‘一站式’高效服务,加快了为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进度。”
实施联合监督,建立公正采购平台
解放区在十项民生项目政府采购中认真落实相关规定,按照先勘察、后设计,竣工验收合格、再支付采购款的原则,严格把好政府采购的每个环节,杜绝了质量隐患,确保了资金安全。十项民生项目采购之前,该区财政、监察、审计、检察等部门联合组成联席会议小组,对每个重点项目讨论研究,制订招标采购实施方案,严格审查招标投标标准、办法,确保整个招标投标信息公开、招标程序合法规范、结果公平公正。该区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相关人员表示,在民生项目代理机构的委托方面,该区采用采购人随机抽签的办法,直接从符合资质的代理机构中随机抽取确定,整个招标投标过程由区财政局、监察局、审计局、检察院全过程监督。
此外,为确保评标过程的真实性、准确性,该区还在评标现场设立评标复核小组,由财政项目评审中心、基建审计中心专人担任,共同复核评委打分情况,确保整个过程公平公正、准确合理。
加强履约监管,打造放心工程
如何保证民生项目采购质量,将民生工程建成放心工程?该区采购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重点在于实施精细化采购监管,不断提高合同履约实效。一是严查合同备案。严格按照中标通知书、招标文件要求、投标承诺等逐条逐项核实,要求中标施工单位承诺的施工项目技术员、质检员、材料员等主要人员以及监理单位总监、监理工程师必须与投标一致;中标单位承诺与实际不一致的,取消中标单位资格。二是加强现场质量监督。监管人员不定期抽查建设项目主要材料的生产许可证、合格证及环保标志等相关技术指标,确保建设项目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三是严格控制项目变更。针对涉及的项目内容、范围、资金增减,按原审批渠道报请区政府审核批准后才允许实施,未经批准擅自改变的停拨建设资金。四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为明确各方责任,该区建立了责任追究制,明确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以及勘察、设计单位的相关责任,建成后的民生项目出现质量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依法追究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解放区实验学校副校长曹祯感慨道:“通过政府实施民生工程,改造塑胶操场,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这样的校园环境家长放心、学生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