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事·体育 |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我市代表队夺11金 居全省首位
强化作风建设 提高服务质量
我市积极创建全民健身示范城市
2014年节假日放假安排出台
亚行调高中国今明
两年经济增长预期
英国明年3月起
可举行同性婚礼
廉政文化进书屋
做好国家级旅游服务
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创建工作
我市出台
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2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上接一版①)组织专业文艺工作者定期前往全市各社区、农村开展教学活动。“‘教你一招’活动,以易学、益智、互动为原则,在杂技魔术、民间绝活、书法绘画、器乐演奏、摄影舞蹈等方面开展教学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互教互学,以期达到繁荣、丰富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王东林说。

  活动中,市群艺馆及各县市区群艺馆均制定了“教你一招”教学活动课程表,并陆续在《焦作日报》上刊登。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教你一招”活动431场,培训44750人次。

  市区的“教你一招”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各县市区也积极响应。修武县文化艺术中心、体育公园以及各小游园、各健身点等20余处都成了“教你一招”活动的好场所,每天参与各类“教你一招”活动的群众有上千人;山阳区邀请专业教师对社区(村)文艺骨干进行为期15天的太极拳、气功、广播操培训,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社区(村)文艺队伍,为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奠定了基础……在“教你一招”活动的带动下,全市群众业余文艺团体更加活跃,广场、游园、街头、小巷到处可见文化活动踪迹,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的生动景象。

  “文艺大讲堂”点亮百姓新生活。5月份,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组织的“文艺大讲堂”活动在我市全面展开。活动开展以来,100多名艺术家组成市文艺志愿服务工作队,相继深入田间地头、车间、居民大院,送作品、送服务、送辅导;30多名艺术家组成“文艺大讲堂”讲师队伍,到农村、社区、企业举办各类文艺讲座。

  “文艺大讲堂”活动是我市文化惠民工程的新思路,把文化的种子撒入乡村大地、撒进社区和企业,培养一支支不走的文艺队伍。“文艺大讲堂”活动每月都有,一直持续到今年12月份。为深入开展“文艺大讲堂”活动,我市还分别在《焦作日报》《焦作晚报》等新闻媒体上刊登了2013年“文艺大讲堂”课程安排表,细化时间、地点和授课内容,真正做到扩大影响、取得效果。同时,市文化部门建立了7个文艺志愿服务基地,定期组织相关专家传授技艺。

  “百姓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百姓。”市文联主席庞宏说, “‘文艺大讲堂’直接设在基层社区、企业,方便群众听讲,文艺家们也制订了详细的授课方案,悉心指导、传授技艺,帮助其做大做强特色文艺。”

  惠民工程丰富群众生活

  舞台艺术送农民、农家书屋、电影放映以及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等公共文化服务,最广泛地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为农民朋友送去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

  今年,我市“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继续坚持“政府购买、院团演出、农民受惠”的原则,截至目前,全市豫剧团、歌舞团包括各县市区所属文艺院团开展“舞台艺术五进活动”268场次,惠及群众100余万人,超额完成了既定任务。演出不仅送到了基层农村,也送到了社区、军营、企业、高校等地。每逢演出,群众总会把戏台围个水泄不通,台上唱念做打一气呵成,台下掌声笑声响成一片,广大人民群众免费享受了一场视听盛宴。

  为丰富进城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今年5月15日,我市“电影进工地放映工程”正式启动,目前共放映170场次公益电影,农村电影放映累计完成21912场放映任务,共有群众498万人次受益。为推进文化综合体建设工作,市新华书店开展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建立店校联办读者俱乐部,为农家书屋提供优质服务。

  各县市区的文化惠民工程系列活动各具特色,并逐渐形成“一县(市区)一品牌”的格局。沁阳市的“神农文化节”和“优秀怀梆剧目送农民百场巡演活动”;武陟县的“欢乐中原、幸福武陟”广场文化周活动;中站区“太极拳进社区”活动;博爱县青少年艺术培训基地;温县“教你一招太极拳”等文化惠民品牌……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了各具特色的惠民文化圈,让群众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随处可感受到文化艺术的濡染,于细微处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平添对家乡的热爱。

  在开展文化惠民工程系列活动中,我市着重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文化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在日新月异的山阳大地勾勒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幸福焦作”增添了“筹码”。

  “普及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培育文化新人,创作文艺精品……”记者从市委宣传部了解到,下一阶段我市文化惠民工程将更加注重“走基层、求实效,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文化惠民,永远在路上。如今,文化惠民的步伐正在不断提速,丝竹管乐的民生乐章正在怀川大地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飘荡,幸福绽放在焦作人的笑脸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