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新闻/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管理与服务并重 及时堵塞漏洞
李庄学校全员竞赛提素质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
马村区以“三学”模式提升农村党员干部能力
马村区召开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
马村区教育局加强改进工作作风
马村区审计局严格规范“三公”经费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2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村区以“三学”模式提升农村党员干部能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 “要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近日,在马村区待王街道靳柞村,村里的“大喇叭”清晰地播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在安阳城街道田门村的会议室里,党员干部正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红薯的规模种植与管理;在演马街道的党务公开栏里,整齐地张贴着基层党员干部教育责任制度……

  近日走进马村区,你会发现农村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在悄然变化:从城区到农村、从机关到基层,主动加班的多了,为民服务的效率快了……马村区的变化源于今年年初以来强力提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结果。

  农村党员干部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素质面貌大转变?这要归功于该区采取的“三学”模式,即督学、领学和促学,不断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有力促进了农村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大幅度提升。

  督学新方法——寓学于乐。党员干部集中培训,是该区农村党员干部、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最开心的时候。该区结合农时季节、人员状况和节目内容等因素,一改往日枯燥学习法,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利用内容丰富,直观、生动、有趣的远程教育节目,调动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该区根据农时季节,组织农业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种养基地现场进行指导,举办现场培训会、座谈会和专家讲座等,通过面对面的教学方式,手把手教授党员干部各种农技知识。另外,该区每月组织学习培训不少于4次,每次学习讨论不得少于2个小时,让农村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领学新路子——致富快车。如今,该区安阳城街道张田河村党支部带领村民成立了天河种植合作社,干起了红薯深加工业务,这离不开该区组织实用技能的培训。该区把教育内容划分为种植饲养、劳务输出和三产服务等五大区块,组织区、街道两级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党员能人、乡土人才等,深入农村生产一线进行现场指导,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针对农村党员干部职业技能偏低、就业相对困难等实际情况,该区举办了各类岗前职业培训班,学习实用技术,拓宽致富门路。据统计,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各类培训32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6000余人次,送去致富信息90余条,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33个。

  促学新制度——“三级组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员干部学习培训效果好不好?成立“三级组织”来检验。该区通过建立区、街道、村(社区)三级党组织基层党员干部教育责任制度,使教育培训工作层层落实到位。一是坚持“班子管班长”制度。完善班子管书记的运行机制,制定基层党委集体领导细则,在学习培训经费的使用管理、人员学习教育安排等方面,明确集体研究、集体领导的具体制度。二是坚持“书记管委员”制度。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对班子成员教育管理责任制度,落实理论学习制度,明确书记为学习教育第一负责人,按计划组织班子成员进行学习。三是坚持“组织管党员”制度。出台基层党员干部管理相关细则,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督促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将更多精力放在提升自身素质、更好为民服务上来,营造一个谋事创业、齐力建设美丽马村的党建氛围。

  (崔晶 苗艳新 韩志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