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伟涛
在化学元素周期表右上角,有一个非常活泼的化学元素:氟。而就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化学元素,却让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为之着迷,并把“用氟造福人类”作为自己乃至企业的愿景。
有着哲学思维的企业家往往有着这样的魅力,其个人愿景一旦浸润为企业员工的共同愿景,定会爆发出巨大的裂变效益,助推企业更加专注创新,实现步步登高。
如今,多氟多紧紧咬定“探求氟在人类生活和工业应用中的无限可能”不放松,以氟化盐为基础进行转型升级,继六氟磷酸锂打破国外垄断之后,再次占领了氟化工的最尖端——电子级氢氟酸。
说起电子级氢氟酸,大多数人也许知之甚少。但作为一种强酸性清洗、腐蚀剂,电子级氢氟酸却是电子信息产业集成电路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关键材料之一,主要用于芯片的清洗和腐蚀,而其纯度和洁净度对集成电路的成品率、电性能及可靠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且具有技术要求高、贮存有效期短和强腐蚀性等特性。
“‘中国制造’早已叫响世界,但在这个行业几乎全靠进口。”多氟多总经理侯红军告诉记者,由于电子级氢氟酸的生产对材料、装备要求极高,特别是要达到十亿分之一的纯度,生产过程中最怕粉尘污染,目前国内用高纯度的电子级氢氟酸主要从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地区进口。“其生产环境比手术室的要求还要严格得多。”侯红军说。
敢为人先的多氟多,就是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此,多氟多投资13500万元,建设年产1万吨电子级氢氟酸项目。该项目以工业无水氢氟酸为原料,开发电子级氢氟酸生产新工艺,突破了国内行业在原材料提纯技术、工艺过程优化技术、设备优化技术等方面的技术盲点,解决了电子级氢氟酸提纯难的行业共性问题,打破了目前高品质电子级氢氟酸依赖进口的局面。也正是凭借这一项目,多氟多获得了工信部给予的产业调整振兴项目扶持资金1039万元。
历史的机遇和场景总是惊人的相似。2006年,李世江随团访问日本,业内某知名专家提醒他:“老李,你应该认识到,氟这个元素做好了,不但能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而且产品不是论吨卖,而是论公斤卖,论克卖,比如六氟磷酸锂。”
其时,按照国家政策,作为新能源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是优先发展的项目,而六氟磷酸锂正是生产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原材料。然而,由于设备要求高、工艺难度大,六氟磷酸锂技术仍被国外少数企业垄断。
为此,在氟化工技术创新方面拥有雄厚实力的多氟多果断决定进军新能源。从生产6克六氟磷酸锂起步,到目前年产2200吨,多氟多投资3亿元,先后实现了六氟磷酸锂小试、中试和产业化目标。当时,国内的新能源产品是两头在外,即原料在外、销售在外。从这个意义上说,多氟多的技术突破,也是整个民族工业的技术突破;多氟多的华丽转身,不仅使其增强了技术创新的信心,也为国家争了光。
正因为如此,多氟多的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千吨级高性能晶体六氟磷酸锂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不仅成功入选国家“863计划”,还被国家发改委列为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目前,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锂年产能已经达到了2200吨。
据悉,当时六氟磷酸锂的价格是每吨100万元,这不仅印证了专家的观点,还让多氟多在不断研发新的氟化盐产品的过程中,又发现氟这个元素在新能源领域的更大作为,从而研发出像六氟磷酸锂被喻为“锂电池血液”这样高质量、高技术、高效益且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并为多氟多向新能源领域转型提供了科学保障和支撑。
当然,多氟多之所以能实现自身的转型提升,还在于其在氟化工技术方面的厚积薄发。多氟多创立之初,就围绕磷肥副产氟资源的综合利用,成功开发出了氟硅酸钠法制冰晶石联产优质白炭黑并随即产业化。这一技术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并制约我国磷肥发展的“三废”污染问题,同时又探索出了我国氟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新路。随后,多氟多更是凭借自身冰晶石、无水氟化铝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装备均居国内外同行业的领先地位,取得了128项技术专利,并凭借参与世界氟化盐标准制定工作,占据技术高端,引领行业技术走向,坐上了行业的龙头交椅。在全球无机氟化工产业的版图上,与英国齐名的氟多多,与西班牙比肩的多多氟,可谓是雄踞“氟业巅峰”。
“截至目前,多氟多年产1万吨电子级氢氟酸项目已建成试车。与产品杂质少于百万分之一级(ppm)的六氟磷酸锂相比,以电子氢氟酸为代表的含氟电子化学品更可谓是超纯超净,其产品中的微量杂质要求小于十亿分之一级(ppt)。”侯红军说,“与普通氢氟酸每吨价格6000多元相比,电子级氢氟酸尽管浓度仅为50%左右,但其每吨价格在2万元左右。”
专注创新在志存高远的多氟多这里,永无止境。立志围绕氟元素做大文章的多氟多,不仅将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中国芯”提供原材料,还在精心地为自身的下一步转型升级谋篇布局,专门成立了三个事业部,致力于打造自己“氟化工版图”的三大板块:氟化盐、含氟电子化学品、含氟精细化学品。
侯红军告诉记者,产品纯度的进一步提高,不仅意味着制出的超净高纯氢氟酸达到了ppt级标准,可满足于微电子工业技术,尤其是可满足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需要。同时,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酸溶液,含量一般为氢氟酸、氟硅酸等,浓度大约50%至60% ,还可用于冰晶石生产线,从而实现了循环利用和节能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