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夯实基础创造优势 加快产城融合发展
导 读
一场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
转型攻坚重绘美丽焦作
我市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03亿元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领导
莅焦考察调研
新区借助水系建设提速民生发展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2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南日报》昨日头版头条报道
转型攻坚重绘美丽焦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河南日报记者 李建华

  北依太行山,南临黄河水,山清水秀,美丽富饶,是大自然对焦作的恩赐。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焦作市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型全国瞩目。但进入转型攻坚阶段后,往哪转、如何转,是摆在焦作市委、市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

  “美丽焦作是生态文明的焦作、平安富强的焦作,是焦作转型攻坚的突破口,更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落脚点。”焦作市委书记孙立坤在日前召开的市委常委会议上表示。常委会主要议题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焦作”。

  没有绿色发展方式就没有美丽焦作

  经济发展了,但多年的无序采石、采矿,使太行山植被损毁,满目疮痍;对煤化工、电解铝等高能耗行业的依赖,让天不再蓝,水不再清。

  城区周围有6家热电厂的城市不多见,焦作就是。热电厂之外还有数家大型炼铝、水泥、化工企业,能耗高、排污严重,不仅威胁到当地百姓健康,也影响到周边地区。

  “焦作有几年空气特别不好,不刮风的时候发电厂烟囱直通通往外冒黑烟,一天下来不开门窗屋里桌上地上也都是一层灰。”记者邻居老王的记忆,是焦作人的共同经历。

  如何既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又能让焦作恢复昔日美丽容颜?为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焦作市委提出“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

  今年8月,焦作市出台了工业、农业、城市、服务业转型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外开放、保障民生及深化改革8个三年行动计划,对目标任务、实施步骤、责任主体、保障措施、督导考核等进行明确,使得转型工作有重点、可操作、能追责。

  在这8个三年行动计划中,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一以贯之。

  “焦作重工业比重偏大,能耗高,结构不优化,工业道路只会越走越窄。”焦作市发改委主任陈湘说,“强力推进节能减排,推广循环型生产方式,从源头上减少生产环节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生产,是产业结构优化、工业转型的关键。”

  作为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今年前三个季度,焦作45个省考核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0.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1.2%;53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99.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7.8%。

  据陈湘介绍,在结构调整中,焦作重点培育壮大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循环化工、铝深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六大产业集群,使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38.2%;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文化旅游业比重达12.7%,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从源头削减污染物排放,焦作市建立起环保倒逼机制,严控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采取“关一批、搬一批、转一批、治一批”,倒逼和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采取循环生产方式,推动余热余压、工业固废等综合回收利用。

  据焦作市环保局局长翟传森介绍,近年来,焦作共关闭废水、废气污染企业342家,完成废水、大气污染治理任务1091项,搬迁改造重污染企业25家,关闭锅炉344台,关停35台火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44.2万千瓦。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0.25%,累计利用工业固废810万吨。

  翟传森说:“我们正组织实施国家级重点节能技改项目40个,总投资25.3亿元,年新增节能能力194万吨标准煤;多氟多、多尔克司乳业公司等产业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实施后,年可节水300万吨。”

  焦作市还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对全市26个断面施行生态补偿考核,对排放超标的责任县市区,直接扣罚当地政府资金,用于生态恢复。

  没有生态恢复重建就没有美丽焦作

  “半城青山半城水”是当地媒体向市民描绘美丽焦作常用的词。

  建设城市水系,重建绿色生态,形成河相通、水相连,城中清水流、碧波映山城的美丽景观,是美丽焦作建设的重中之重。

  为让青山重现,焦作对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等景区的生态恢复和保护工作已开展了多年。从去年开始,焦作市下大力气进行北山治理,以荒山绿化和水源涵养为重点,建设南太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一年多来,焦作共取缔非法采矿点和矿产品加工点近千个,整顿持证矿山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对采煤塌陷区、废弃采矿点、采石场进行绿化,完成了2400余亩、15万余株植树任务。焦作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冯进城说:“我们采取的是包栽包治包管护责任制,确保栽一棵,活一棵。”

  武钢废弃黏土矿等9个矿山地质项目治理完毕,人工破坏的“伤口”开始愈合,共计5.37平方公里的荒山披上了新绿,缝山、龙翔等森林公园如同一条绿色项链,扮靓城市和北山。

  在平原地区,焦作则加大了农田防护林改扩建、生态廊道绿化、环城防护林及城郊森林、生态建设支撑体系等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共完成森林资源培育16.44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6.3%。

  为修复城市水生态,按照“城内大循环、城外大联通”的要求,焦作市推出总投资66.9亿元的城市水系建设计划:包括引黄入焦总干渠将黄河水引入大沙河,打造大沙河带状湿地景观;疏浚白马门河、普济河等6条南北向河道;建设灵泉湖、东湖、影视湖、龙寺、圆融五座水库,与新河、大沙河等贯通,形成贯穿城区东西总长48公里、南北总长50公里,全长150公里景观河道。

  经过一年多苦战,焦作城市水系初现丽影:冬日阳光下,位于市区西南的灵泉湖已形成600余亩的水面,雨后水碧天蓝,波光粼粼。从灵泉湖引水,曲折环绕10公里,向东经普济河,过黑河,越群英河,入龙源湖,再穿黑河、新河,向南过大沙河,入东湖的水循环系统成为现实。

  焦作地表水在城区循环流动后,位于焦作新区的龙源湖一潭死水有了源头,龙源湖公园也成了最受市民欢迎的休闲场所。“你也来锻炼啊?”每天都要来快走一圈的老王鬓角汗湿,和记者打了个招呼,“这里的水变清了,异味没了,多来转转对身体有好处。”

  唯其路难行 才要坚持走下去

  焦作城北的缝山公园,是“黎明脚步”民间健身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建在一个有100多年历史的采石场上。经过几年的生态恢复,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但人工破坏的痕迹依然可见。

  “作为生态重建的样本,缝山公园的治理花了很多钱,但恢复不了原来的生态。”焦作市市长张文深坦言,“美丽焦作的建设涵盖美丽焦作人的塑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再难,我们也要坚持干下去。”

  美丽焦作建设,难在哪里?

  100多年的采煤史,让焦作许多地方塌陷、地下水位下降。采煤产生的煤矸、冶铝工业废渣“赤泥”堆积如山,占用大片土地,污染了大气、农田和水体。

  煤炭火电废物、有色废渣、工业副产石膏、化工废渣、废旧轮胎,是焦作五大工业固废。其综合利用既需资金,也需要技术,更需要培育市场,不少固废再利用技术仍然有限。有专家估计,全部消化需30年到50年。

  张文深说,建设美丽焦作,还涉及土地、水资源、大气的污染防治,生态的全面恢复重建,清洁能源的利用,生产、生活理念与方式的转变,等等,改变的是人与自然相处的方式,这不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每一个市民的事,需要的是全社会的长期努力。

  再难也要做!焦作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生态美丽焦作建设的指导意见》,将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其中,制订中长期计划和落实措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提高集约发展水平;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发展循环高效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将地方新增财力的10%~20%用于引导城乡污染综合整治与生态恢复重建,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引导环保理念入脑入心等。

  作为全省唯一的环境容量研究及运用试点市,以大气、流域水、重金属污染防治为重点,焦作市制订了雄心勃勃的减排、绿化计划,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0.7%、中心城区绿化率达44%;工业固废利用量达到1700万吨/年,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2.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耗能下降17%;全市化学需氧量等5类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下降10%至15%等。

  “建设美丽河南,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长期努力干下去,一定会重建一个天蓝、地绿、水清、富饶的美丽焦作,为美丽河南建设尽力。”孙立坤自信地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