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水涛
本报通讯员 耿全昌 李小慧
住在孟州市会昌街道西关社区的居民,经常会看到一位老人拎着一个破旧的皮包,骑着自行车在社区内穿梭,他就是西关社区公认的热心人赵景玉。赵景玉年近80岁,整天为大家伙儿的事儿跑来跑去,居民们都说他是一个热心人。
赵景玉2003年开始担任西关社区党支部书记,2012年退休后又主动请缨担任社区政策宣讲员和网格协管员,每周组织年轻党员学习政策,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讲解政策,并负责收集社情民意,调解邻里矛盾,解决居民生活困难。
在赵景玉的皮包里有这么几样东西:西关社区所辖76名党员的基本情况,每次社区党员代表大会使用的学习资料和新发展党员的基本情况。
在党支部工作中,收缴党费是每年必须完成的工作。这项工作在其他村或社区是很容易完成的,但在西关社区却是个难题,因为该社区76名党员中60岁以上党员有40余人、在外党员20人。自从赵景玉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后,他坚持上门收缴党费。“上门收党费,不仅方便了行动不便的老党员,还能及时了解老党员的生活状况和需求。”赵景玉说。
今年年初以来,会昌街道党工委创新举措,以西关社区为试点,在社区党组织中推行网格化服务,把西关社区分为5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立一个党小组,由网格内政治素质好、沟通协调能力强并有较好群众基础的离退休老党员担任组长,并配备10名社区志愿者。赵景玉主动担任了第一网格的协管员,管理5个居民楼院的70余户居民。
为了管理好整个网格,赵景玉的皮包里又多了一个本子,上面详细记录了网格的平面图和居民居住情况。所管楼层人口发生了变化,他总是及时将这些信息记录下来,上报居委会。下水道堵了,自来水管破了,他都一一记录下来,及时联系维修人员来解决。
年近八旬,赵景玉为何不考虑安享晚年?“我身体好着呢,只要群众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干下去。”赵景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