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编者按 我市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工作如火如荼、稳步推进,而每一项工作和成绩里面无不展现着女性的风采。“人民在心中、转型我先行”,市妇联更是以此强化自身建设、引领妇女工作,不仅先后荣获了全国、省、市多项荣誉,市妇联主席廉常萍还是近三年来全省唯一受到全国妇女联合会、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彰的妇联主席,同时荣获“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在这支队伍中,她们团结协作、提升能力带好头,在各项经济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妇女维权工作中绽放铿锵玫瑰的美丽风采。
144个市级巾帼文明示范村,636名种植、养殖女能手,180个以妇女为主的专业合作社,120个巾帼科技示范基地……这是市妇联今年在提升妇女创业发展工作中写下的数据;310户“现代文明六型家庭”、1.5万余户各级各类文明家庭、36名“好军嫂”、100名“孝亲敬老好媳妇”……这是市妇联今年在建设美丽焦作中展现的风采;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国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先进集体,连续两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连续四年荣获市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这是市妇联在各项妇女工作和妇女事业中赢得的荣誉。
如果,你不曾读过她的故事;如果,你不曾领略她的风采,那么请让我们一起聆听她的倾诉——在这饱含激情、充满绚丽的时代,在我市创建经济转型示范市工作中,市妇联带领全市妇女奋发图强、积极进取,服务经济建设工作。省妇联主席陈砚秋、市委书记孙立坤殷切寄语妇女工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丁保东对市妇联“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焦作妇女有担当。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在我市拉开大幕,这一切激励着占人口半数的焦作广大女性。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为焦作妇女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在更大领域促进了妇女的发展与进步。2013年,全市各级妇联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抓住全市开展“人民在心中、转型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的有利时机,认真履职,主动作为,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妇女为推动焦作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实现了全市各项妇女工作和妇女事业的新跨越,平安创建、妇女维权、家庭教育、妇女创业等工作在全省领先,市妇联在转型路上展现出一道美丽的风景……
机关建设,提升能力带好头
雁阵若要长空万里,离不开好的领头雁。“市妇联作为联系全市妇女工作的桥梁和纽带,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更好地服务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更好地服务基层妇女群众,实现经济转型、社会和谐。”12月12日上午,市妇联主席廉常萍说,为强化自身建设,市妇联围绕妇女工作项目化、规范化、载体化的总体要求,不断提升市妇联班子领导抓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能力;抓调研、强创新的能力;抓制度规范化、常态化建设的能力;抓机关作风,形成务实重干、一抓到底、务求实效的能力;抓创新工作、创新品牌的能力。
如何引领广大妇女投身经济建设,对市妇联而言不仅是工作方法的探索,更在于如何增强社会性别意识和群体团队意识,以形成合力的思索与努力,让每个妇联人都有服务经济转型的大局意识是工作重点。工作中,市妇联以创建文明单位为抓手,促使特色工作品牌化、工作内容项目化、日常工作规范化,逐步由传统模式向规范化、精细化、制度化、科学化转型升级。
据介绍,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市妇联抓住开展“人民在心中、转型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和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有利契机,在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确保“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活动常态化。市妇联建立定点联系制度,把“妇情民意”联系点、“走、进、访”联系点和综治包创点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全市已建立基层工作联系点50个。实施调研月制度,市县两级妇联于今年4月份上下联动,针对困难妇女群体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一对一访谈、实地考察、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扎实深入地开展妇情民意调查工作,市县两级妇联共开展专题调研64场次。对基层妇联组织实行百分考核制,对全年妇女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分解,每季度对各县市区信息宣传工作进行排序,对机关各部室制定了重点载体活动月推进表,把每月活动开展情况与个人年终考核挂钩。
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契机,市妇联不断提升干部素质和能力。紧紧围绕文明创建开展系列活动,市妇联通过宣传橱窗、标语和专题版面等形式,积极倡导“与文明同步、做诚信妇干、创和谐机关、促妇女发展”的创建理念,努力培育以敬业、诚信为核心的妇联职业道德。为提高机关干部和广大妇女的整体素质,在全市范围内举办了现代女性素质教育大讲堂。坚持每周四学习制度,将日常学习与文明创建结合起来,围绕提升文明素养,树立良好妇女干部形象,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及“人人讲堂”活动,举行了“我为妇联添光彩”演讲比赛、党员红色教育及烈士瞻仰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全体机关同志的素质在良好的创建氛围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2008年,市妇联首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近几年,市妇联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国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先进集体、省“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先进妇联组织、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活动先进集体、推动农村妇女进“两委”工作先进集体、市促进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先进集体、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集体、市南水北调征迁工作先进单位、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市创业就业先进单位、市中心组理论学习先进集体,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等16项荣誉称号。廉常萍更是近三年来全省唯一受到全国妇女联合会、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彰的妇联主席,并获得“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虽然市妇联是个只有20人的团队,但绝不可小觑。市妇联承载的是全市的妇女儿童事业,全市170万妇女群众需要她们去凝聚、去引领。在全市上下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工作中,要把我市女性工作做好,撑起经济建设的半边天,当好这个领头雁,市妇联就必须做到“自身硬”。
正是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全市妇联人坚持“以创新思维推动落实、以健全组织促进转型”的工作理念,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妇女,实现工作目标项目化、工作内容载体化、工作方式社会化,探索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发挥妇联职能、引领巾帼建功的崭新路径,实现了全市各项妇女工作和妇女事业的新跨越。
经济战线,铿锵玫瑰展风采
钢筋水泥的建筑工地上似乎都是男儿的天下,机器轰鸣的厂房里好像全是汉子的身影。不,在我市各条经济战线上,永远都有铿锵玫瑰的身影。十佳“巾帼科技创新人物”、十佳“农业合作社女理事长”、十佳“三八”绿色工程建设标兵、60个巾帼文明岗、193名巾帼建功标兵……这都是最好的证明。
“2013年,市妇联紧紧围绕巾帼建功经济转型示范市这个主题,把提升妇女创业发展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参与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在服务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廉常萍说。据介绍,为引领各级妇联组织围绕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在加快转型发展中建功立业,市妇联组织召开了范围大、规格高的巾帼建功经济转型示范市表彰大会,大力度、广泛宣传了受表彰的先进妇女代表,营造了“岗位建功、岗位成才”的浓厚氛围,在全市掀起了巾帼建功经济转型示范市的热潮。
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市级巾帼文明示范村144个,表彰种植、养殖女能手636人和优秀女经纪人50人,建立以妇女为主的专业合作社180个、巾帼科技示范基地120个。
在营造浓厚氛围的同时,市妇联注重发挥职能部门的联动作用,实现了共享培训资源、共促妇女发展的良好格局,并联合市农业局、农林科学院重点开展了巾帼扶贫培训、巾帼家政服务培训和“巾帼科技流动大学进基层”活动。2013年,全市各级妇联共举办培训班291期,培训妇女2.8万人,市、县两级挂牌成立了11个巾帼家政培训基地。
务实创新,构筑妇女创业就业新平台是市妇联积极服务经济转型工作的又一举措。市妇联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了我市扶持万名人员创业计划暨妇女创业担保基金启动仪式,首批扶持5000名妇女成为创业小老板。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实施以来,共向创业女性发放贷款6亿元,受益妇女1.56万人,有效促进了城乡妇女创业就业;以“百万妇女创新业、经济转型建新功”为载体,举办了争创女经理、女业主牵手扶持活动座谈会。活动开展以来,市妇联共结对帮扶30名优秀女性实现了创业发展;三八节期间,举办了“春风送岗位”女性再就业专场招聘会,免费发放宣传材料6万份,组织女性专场招聘会22场,提供就业岗位1.8万个,参与招聘2万人,达成就业意向2806个,岗位涉及医护、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等30多个领域,组织劳务输出妇女4812人。
同时,市妇联立足岗位,组织开展以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为主要内容的巾帼建功活动。为引导和激励广大女职工立足本职、苦练技能、提升素质、岗位成才,市妇联围绕科技创新,在工业企业、农业生产等行业,以“争创科技创新标兵、科技致富带头人”为抓手,举办科技创新技能大赛23场;围绕技能提升,在卫生、金融、电业等系统,以“争当岗位建功先锋、技术行家能手”为抓手,举办行业技能大赛51场;围绕高效优质服务,在窗口行业,以“争当优质服务标兵、群众满意明星服务员”为抓手,举办职业技能大赛27场;围绕勤奋学习、追求知识,在全市机关以“争当学习型楷模、爱岗敬业标兵”为抓手,举办岗位技能竞赛39场。2013年,全市共组织各级各类技能比赛140场,参与女性达8000人。
经济浪潮中的女性,积极拼搏、奋发图强,与男儿一搏豪情。
和谐之声,关爱惠民有举措
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更是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2013年,市妇联把举办“家庭文化艺术节”和深化“现代文明六型家庭”作为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创新特色家庭活动载体,大力弘扬巾帼志愿服务精神,倡树和谐文明新风,展示女性风采。
据介绍,市妇联围绕和谐主题,进一步深化“现代文明六型家庭”创建活动,以大力开展“美丽焦作·巾帼在行动”载体活动为重点,持续推进“现代文明六型家庭”创建工作。今年以创建低碳环保型和勤俭清廉型家庭为重点,以绿化、美化、净化家园为目标,组织妇女参与植树护绿、节能减排和环境整治;大力开展“三八”绿色工程建设,鼓励更多妇女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兵;以“关爱自然、 低碳生活”为主题,号召广大妇女树立“绿色家庭、低碳生活”的理念,叫响“美丽女性建美丽焦作”的口号;充分利用三八节、母亲节、重阳节等有利时机,举办了家庭读书月、家庭环保成果展示会、“走进军营、玫瑰相约”联谊会,组织开展了“感动焦作十佳母亲”“孝亲敬老好媳妇”“好军嫂”“现代文明六型家庭标兵户”等各类评选活动。2013年,我市共评选表彰“现代文明六型家庭”310户、各级各类文明家庭1.5万余户、“好军嫂”36名、“孝亲敬老好媳妇”100名,宣传表彰优秀妇女典型人物600余人。
经济发展要实现科学发展,社会的进步当有和谐之声。2013年,市妇联积极实施妇女儿童新规划,抓住规划中的重点、难点项目求突破,针对困难群体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大帮扶力度,努力使广大妇女儿童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市妇联积极实施妇女儿童新规划重点项目,组织召开了市妇女儿童规划监测评估工作会议,针对重点、难点指标项目加大推进力度。同时,在全市巩固扩大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试点项目等工作成果;深入实施“母亲邮包”公益项目;积极实施“中国妇女法律援助行动”。2013年,市妇联共为3.06万名适龄妇女进行了“两癌”免费检查,发放“母亲邮包”509个,共办结法律援助案件5起,帮助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6.9万元,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办案补贴8600元。
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困难儿童办实事,市妇联在全市开展了家庭道德实践月活动,举办了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家庭教育报告会、暑期家长课堂、“美德儿童网上行”“春蕾学雷锋”“守护童年、法卫安全”等实践活动。2013年,全市共组织家庭教育巡讲51场,受益家长10万余人。针对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等特困儿童群体,组织开展了关爱贫困留守儿童第三次公益大行动、“送安全、送知识、送帮扶”等关爱活动。2013年,全市各级妇联共与贫困留守儿童结对509对,帮扶资金29.6万元,慰问贫困儿童1546人,捐赠物品1896件。
同时,市妇联积极开展“走、进、访”驻村帮扶活动,先后开展了为贫困家庭发放扶贫资金,对群众进行养殖、种植专业技术等培训,积极为帮扶村争取项目资金12万元解决群众出行难等难题。市妇联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分包联创工作,多次深入包创点主动对接,帮助解决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为包创点资助大屏幕电视、电脑等治安监控设施,为每个社区配备腰鼓、架子鼓、太极扇、音响等价值2.5万元的器材设备。
“妇女是推动先进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德的话道出了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维护权益,平安建设出实招
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市妇联带领全市各界妇女同胞不仅要在经济浪潮中一试身手,在社会发展中奏响和谐之声,还要积极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2013年,市妇联不断创新维权服务手段,以“平安(和睦)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以社会管理创新为重点,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创建活动,为创建“平安焦作”、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围绕维权话题,市妇联不断深化“妇女心灵之窗”服务品牌,拓展妇联维权服务领域,开设焦作市“妇女心灵之窗”公益热线5条,接待关于亲子教育、孩子考学、婚姻家庭等心理咨询100多起。继在焦作师专建立焦作市“妇女心灵之窗”心理咨询志愿者活动基地,在市戒毒所建立焦作市“妇女心灵之窗”社会帮教活动基地之后,今年市妇联又在市福利院挂牌成立焦作市“妇女心灵之窗”志愿者社会实践基地,在综治包创点解放区七百间街道西城美苑社区建立焦作市“妇女心灵之窗”爱心调解服务站;组织“妇女心灵之窗”志愿者走进校园开展考前减压活动,深入市看守所和市戒毒所,为在押女嫌疑人、女戒毒学员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活动,极大地推进了对特殊人群帮教转化工作的有效开展。
同时,市妇联创新“爱心调解”工作品牌,探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新模式。为化解妇女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进一步引导妇联组织参与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市妇联在全市各级妇联系统全面成立以调解婚姻家庭纠纷、维护被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主的“爱心调解”组织,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全市妇联系统参与和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工作来抓;举办了焦作市“爱心调解”工作启动仪式;对各县市区妇联“爱心调解”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和通报,并对调解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召开了“爱心调解”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组建了平安楼院女子看护队、爱心调解队、女子文艺宣教队等各类巾帼维稳志愿队伍12支,推动全市“爱心调解”工作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和实效化。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妇联共成立“爱心调解”组织790个,招募“爱心调解员”1808名,调解家庭纠纷700余起,基本形成了妇联组织“信访接待、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爱心调解”四位一体的工作新格局。这项工作创全省第一,省妇联主席陈砚秋,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丁保东对此先后作出了重要批示。
针对婚姻家庭纠纷、家庭暴力等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信访事项,市妇联严格按照办理、督办、终结的程序进行代理,确保代理的每一个案件都得到妥善解决。2013年,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先后代理协调解决了吸毒丈夫暴打妻子、诈骗妇女等典型案件80余起,减免代理费10万余元,全免费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0件。全市妇联系统共接待来信来访案件950余起,维权热线电话560余人次,结案率达98%。
回顾2013年,全市妇女工作服务大局有作为、服务妇女有实效、宣传活动有声势、品牌工作有特色,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妇联将继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面貌,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妇女以新的姿态、新的风采、新的激情,为美丽焦作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廉常萍说。 (本版图片均由市妇联提供)
市妇联近几年先后获得的荣誉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全国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先进集体
●省“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先进妇联组织
●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活动先进集体
●市妇联主席廉常萍是近三年来全省唯一受到全国妇女联合会、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彰的妇联主席
●连续两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连续四年荣获市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推动农村妇女进“两委”工作先进集体
●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集体
●市南水北调征迁工作先进单位
●市创业就业先进单位
●市中心组理论学习先进集体
●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