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珂
在武陟县农村公路管理所,如果要推选公路养护的能手,养护股股长李文新当之无愧。
“武陟县农村公路,哪个路段啥情况,不用去现场,问李文新就能搞清楚。路面出现问题,啥原因引起、该如何维修,他看一眼就知道情况。这不,前段时间他还参加了全省农村公路系统养护工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了综合成绩第一名的好成绩呢。”说起李文新,同事们对他有夸不完的话。
真的像大家所说的一样吗?近日,记者走近了李文新。
一次小组竞赛 让他爱上了养护工作
如今48岁的李文新已是武陟县农村公路管理所养护股的股长,按理说他应该坐在办公室指挥工作,可是走进他的办公室得到的却是这样的答案:“李文新?去路上了。”
原来,李文新从1985年在武陟县公路段参加工作后,全身心扑在公路养护上,一干就是28年。
“刚参加工作时,一次小组里的技能竞赛,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奋斗的方向。”李文新说。
李文新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在一次工作过程中,组长提议来个整修路肩边坡比赛。虽然当时的李文新还是个新人,可是他并不露怯。
“别看整修路肩边坡是个力气活,但也有技巧在里面。挖哪点的土既能省力气又不影响质量,这都需要观察、思考。”李文新说。
当时就是因为这样动脑、思考,半个小时下来,他所整修的路肩边坡整齐、结实,在竞赛中竟然比过了许多老工人,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组长的表扬让我增强了干劲儿,也让我开始思考,如何能让工作干得更漂亮。”他说。
从此,李文新爱上了公路养护工作,他总会边干活边琢磨,而他的手边也时刻放着一本公路养护方面的书,方便学习。
遇到各种困难 他总是想尽办法来解决
从一名普通的工人到中心站站长,再到养护股股长。这么多年,李文新一直扎根在农村公路建设上。
炎热的夏天,火烫的沥青路上有他的身影;寒冷的冬天,清理道路的工作中有他在行动;遇到疑难问题,也总是他第一个想出解决方案。
1995年,武陟县农村公路管理所新配置了一批热沥青洒布机。
“铺设柏油路,首先得撒上一层沥青,以前都是人工来做,很慢,新机器引进来,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李文新说。可是,随之问题也出来了。
原来,该机器上的沥青泵一般需要达到160℃,可是过高的温度,会导致传动轴变红,从而导致沥青泵停止工作。这就需要通过机油来给传动轴不断降温。
“可是机器在出厂时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机器每工作两三分钟就会停下来,为了能让机器正常运转,这台热沥青洒布机后面就得跟个工人,提个机油桶不断地往上刷机油。”李文新说。
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回去后连续几夜加班绘制图纸。几天后,改装后的热沥青洒布机再次上路。与之前不同的是,机器下方多了个油箱,一条延伸的油嘴设置在传动轴上方,不断地向下滴机油。
“就是老李的这个设计,省去了我们大量的人力,工程干得更快了。”同事们提起李文新的这个小设计,无不竖起大拇指夸赞。
舍小家顾大局 他是养护路上排头兵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在平时工作中,李文新总是身教胜于言教。在艰苦的环境中,完成一项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是他人生最大的乐趣。
可是,在李文新忘我工作的同时,也有着对于家人的愧疚。
因为从单位到所管辖的路段,至少要行驶半个小时的路程。为了能节省时间,多干活,中午,他顾不得回家,总是泡在工地上;晚上,他还要加班加点,赶写整修方案。
“这么多年,为了干好工作,孩子的学习、生活,我从来没有管过,家人生病我也从没有陪在他们身边。”李文新十分愧疚地说。
有付出就有回报。在李文新的带动下,广大职工的干劲儿十足,而他所领导的每次施工,也都能以良好的质量、优质的服务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他连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特别是今年,在全省农村公路系统养护工职业技能竞赛中,他取得了个人综合成绩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获得“省技术能手”称号和省交通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殊荣。
“人不怕不会,就怕不认真、负责。只要有认真、负责这股劲儿,只要爱学习,相信一定能把工作做好。”李文新笑着说。
这就是李文新,农村公路养护的能手。他说,他将继续以自己的辛勤努力,维护农村公路“畅、洁、绿、美、安”的美丽形象,为农村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