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自认为病情稳定,就擅自停药,肺结核患者小李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以前所患的肺结核发展成耐多药性肺结核。万幸的是,在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五科主任孙建民的精心治疗下,近日,他的病情明显好转。
据孙建民介绍,今年20岁的小李患上肺结核病后进行了4个月的抗结核治疗,感觉病情稳定后,就自行停了药。没过多长时间,小李咳嗽、痰中带血和低热等症状相继复发,而且比停药前更为严重。随后,家人将小李送到该科接受抗结核治疗。孙建民经过检查发现,小李的双肺已形成空洞,成为难治性肺结核。鉴于其具有耐药性,孙建民为小李制订了以“抗结核、调节免疫力、护肝、支持”为主的治疗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肺结核的治疗至少需要6~8个月的时间,然而一些患者往往不能坚持,病情稍有好转,就擅自停药,复发后再重新治疗,这样很容易形成难治性肺结核,这种病目前在全世界还没有找到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肺结核的治疗必须遵循‘全程’原则。”孙建民说,“在耐多药抗结核治疗时,小李配合医生进行了规范化治疗,如果他再一次间断服药或擅自停药,将会发展成广泛耐多药患者,死亡率很高。”
让孙建民更为担忧的是,由于部分肺结核患者自行停药,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向公众传播肺结核的风险。
“产生耐药性的肺结核病患者一旦将病传染给家人,家人尽管是初得,也是耐药性结核病,同样能危及生命。”孙建民解释,“因此,国内有专家表示,由肺结核病患者自行停药而产生的耐药问题日益严重,耐药肺结核的危害甚至超过艾滋病。”
“对于巩固治疗期的患者往往会产生逆反、抵抗或麻痹心理,这时候就需要家属的关心和支持,只要坚持规范治疗,肺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孙建民在此呼吁。
孙建民 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焦作市感染病学会、肝病学会委员;对老年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急慢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痢疾、慢性腹泻、脑炎等疾病的诊治具有较高水平;在国家及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市级科研成果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