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允安
采访河南裕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龚健,他的两个特点让记者印象很深:一个是在专业领域游刃有余,一个是对科研创新充满激情。凭借这两个鲜明的特点,多年来,他从军工企业到农业企业、从安逸到繁忙,在奋斗中舍弃很多,也得到很多。
舍,为了提高可再生能源企业、高效农业企业生产率,他主动离开国家级科研院所,到焦作工作
今年40多岁的龚健,热情干练,思路清晰。他1989年7月从武汉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专业本科毕业,1989年至2011年11月就职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一直从事航空玻璃、电磁屏蔽玻璃、舰用隐身安全玻璃的研究、开发工作,先后担任项目负责人、夹层室副主任、航空玻璃室主任、玻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玻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1990年以来,龚健在电磁屏蔽玻璃、雷达波隐身玻璃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多项研究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2006年12月获得中国建材集团颁发的享受教授级待遇高级工程师证;1998年加入中国玻璃协会,任镀膜玻璃专业委员会专家。他主持的“防信息泄露玻璃研制项目”1997年获中国建材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舰用隐身安全玻璃研制项目”2008年获中国建材协会、中船重工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
“我要把我的研究成果更多地用在民生上,用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上。”龚健说。2011年11月,为了提高可再生能源企业、高效农业企业生产率,他主动离开国家级科研院所,来到河南裕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技术总监,并在短短半年内实现引进技术本地化,促使引进项目——减反射玻璃生产线投产。
得,生产出新一代高透光、高散射温室专用玻璃,使温室大棚农业增产20%以上
在河南裕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7月份出具的《裕华温室专用玻璃使用报告》。报告中这样写到:“在使用河南裕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温室专用玻璃的温室里,散射光使温室内无阴影,降低了温室内太阳能辐照强度,降低了植物的叶面温度,提高了植物的舒适度;增强了植物的抗病性,提高了可见光透射比,植物增产明显,其中小黄瓜增产25.7%、大黄瓜增产24.7%。这种温室专用玻璃促使植物增产的效果十分显著,在设施农业温室覆盖材料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报告中提到的温室专用玻璃正是龚健的杰作。2011年1月,龚健就在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节能绿色建筑材料开发与集成应用示范和真空玻璃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为了将这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他来到河南裕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裕华公司研发的温室专用玻璃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可见光透射比大于99%,雾度值为75±5,符合国家建筑用安全玻璃—钢化玻璃标准(GB15763.2-2005)。
说起使用专用玻璃的温室增产的原理,龚健告诉记者,温室专用玻璃可使温室内部环境更舒适,增加透光量,降低太阳光辐照强度,缩短植物生长时间;植物底部可吸收更多阳光,促进植物光合作用,降低植物底部发生灰霉病的几率;可提高果菜作物单个重量,提高果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20%以上。
“我想做一些能改变老百姓生活的工作,所以我从军工企业转型到农业企业。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提高农业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且可以降低雾霾对环境的影响,这是我未来的努力方向。”龚健说。
压题照片 龚健在用幻灯片讲述新一代高透光、高散射温室专用玻璃的使用情况。
本报记者 马允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