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阳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想打通那个电话
净影天门
邂逅朗润园
辛勤的耕耘
可喜的收获
吕秀芳散文集
《阳光不锈》出版发行
当阳峪看瓷(组诗)
一桩旧事再续貂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邂逅朗润园
□查仕成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从北大南校门一直北行,穿过楼房鳞次栉比的教学区,绕过博雅塔、未名湖,车辆行人就渐渐地少了,喧嚣嘈杂就隐向身后。

  继续前行,路越来越狭窄而迂回。

  路的一侧是低缓起伏的土山。山上乔木灌木杂生一处,有油松、桧柏、国槐、毛杨,也有荆条、黄栌、连翘、野竹,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它们枝柯相接,安然相处。山下有的地方随意堆陈着一些石块,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棱角分明,全无斧凿之痕;有的地方杂草丛生,葱葱郁郁,荒芜而又自然,繁茂而又朴素;还有的地方草木全无,黄土裸露,毫无遮掩地袒露着某种理念……

  路的另一侧是蜿蜒的河渠。渠内水并不深,但看不见底,黄绿色的水草把渠底铺得严严实实,或长或短,或高或低,在清澈的水里缓缓摆动,怡然自得。水面散布着许多浮萍,有的零星分布,点缀在平静的渠面;有的连成一片,像千万颗翡翠镶成的大绒毯,鲜绿鲜绿的,令人心醉。三三两两的水虫在浮萍间往来穿行,你追我赶,自由嬉戏。最为茂盛的要数那一簇簇芦苇,它们倏地从水底蹿起,紧紧抱成一团,尽情地舒展叶片,蓬勃生长。偶尔有一两处水面,稀疏地长着一些荷叶,有的高高擎起,有的紧贴水面,有的大若草帽,有的小似团扇,几朵洁白的莲花在荷叶间静静地伫立,远远看去宛若一幅自然天成的清水芙蓉图。

  河渠两侧岸边,是两行高大的垂柳。树干弯曲而遒劲,黝黑黝黑的,一律斜向渠心。绵长的枝条从高高的枝丫上一直垂落下来,几乎探着水面,犹如一挂挂穿珠串玉的帘子,又像是一幅倾绿叠翠的屏障。

  就在山水交接之际、绿树掩映之下,几座平房坐落其间。房屋看上去年代比较久远,古色古香中透出几分雅致。屋前往往有一道低低的篱笆,围成一个小小的院落;院子里稀稀疏疏地种些花草蔬菜。有时候还能见到一两只猫躺在院里,眯着眼睛,懒洋洋的,行人从院旁走过也一动不动、懒得理睬……

  眼前的情景似曾相识又如此陌生。千米之隔,一边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一边却如此静寂寥落;刚才还是楼房林立,人声鼎沸,此时竟变得如此荒僻清幽。我有些恍惚起来,分不清自己究竟是走在繁华的京城,还是来到了边城荒郊;是走在北大校园,还是来到了田园乡间。

  问了路人,才知道不知不觉间自己来到了北大校园最北端、精英荟萃、卧虎藏龙的——朗润园!那些简朴典雅、浸润着书香的院落里,居住的都是知名学者教授,都是名闻遐迩的学界人物!诧异与惊喜之间,顿觉满口生津、满鼻溢香,仿佛这清水芙蓉、天然无饰的园子里植满清幽的芝兰。

  沿着曲折的小路,走走停停,坐坐想想,享受这喧闹都市中难得的静寂,同时,也试图破译北大校园蕴含着的一个个谜语,思考着社会人生。细碎的阳光,伴着隐约的鸟语,在密密的枝杈间跳跃闪烁,一缕清风拂动我的头发,望着那默默的河渠和静寂的院落,想想这座百年学府沧桑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是的,机巧寓于朴拙,英华藏于简陋;思想在淡泊中萌芽,智慧在宁静中滋长。朗润园以她独特的方式悄无声息地诠释着一个个谜底,昭示着人生哲理,让流连其中的心灵受到教益、得到启示。

  朗润园,这大音希声、桃李不言的朗润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