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杨东庆)高标准的套间宽敞明亮,粉红色的墙壁温馨舒适,床铺排列整齐有序,大型玩具、液晶电视、空调、冰箱、消毒柜等一应俱全。这是笔者在孟州市赵和镇东小仇幼儿园看到的情景。“我们这儿的公办园不比城里的差。”日前,一位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兴奋地说。
近年来,孟州市通过纳入责任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增加教师编制等举措,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有效缓解了该市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2011年至2013年,孟州市用于园舍改造、设备购置等费用780余万元;新增幼儿教师编制300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8%,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3%;90%的民办园收费标准自行下调20%以上。
2010年年底,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孟州市结合市情,深入调研,科学制订了《孟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并将公办园建设任务纳入乡镇办事处的年终目标考核,实行“党政同责”。在办园方式上,孟州市创新工作思路,采取三种建园模式,增加公办园数量。一是将民办园回收改造成公办园,二是利用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独立办园,三是在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化工镇云水村幼儿园原为集体所办,地理位置优越,基础条件好,教育局和中心校领导多次入村协商,现已将其改制成规模为150余人的公办幼儿园。”该市教育局职成幼教科负责人说,“在云水村的影响和带动下,孟州市先后有4所民办园改制成功。”经过不懈努力,该市的公办园数量已由1所增加到30所。
为改善办园条件,孟州市教育局采取统一招标的方式,投资197万元,为该市29所公办幼儿园统一购置了安全合格的床铺、玩教具、液晶电视、冰箱、消毒柜等设备。三年来,该市用于回收民办园、校舍改造、设备购置等资金有780余万元。
师资优不优,配备足不足,是影响公办园生源的重要因素。该市通过“转、招、聘”等方式,足额配备幼儿教师和保育员。“转”,即择优选拔176名小学教师转岗到公办幼儿园;“招”,即面向社会公开招考48名幼儿教师;“聘”,即根据需要在社会上聘用生活保育员。目前,该市新成立的公办幼儿园每班至少配备2名公办教师。此外,该市还新增300个幼儿教师编制,为幼儿教师解决身份、待遇等问题。为提高公办园办学质量,该市一方面组织农村公办园负责人到孟州市幼儿园跟班学习,另一方面开展对口帮扶活动,及时解决他们在管理、教学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在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的同时,孟州市还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今年,该市出资20万元对桑坡幼儿园、城伯镇中心幼儿园、谷旦镇中心幼儿园、赵和镇中心幼儿园等4所规模大、条件好、收费低的农村民办幼儿园免费配备了幼儿桌椅、大型玩具、电视机、空调等设备。
“通过三年努力,孟州市公办园数量在30%以上,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3%,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8%。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建设投资600万元的孟州市第二幼儿园项目,尽快启动投资1300万元的马桥幼儿园项目,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孟州市教育局局长梁永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