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树林
这是一个关于善良的故事。
他是一位已年过花甲的老人,在一所幼儿园当门卫,还负责打扫这所幼儿园的卫生。像很多这个年龄的老年人一样,这位面庞清瘦的老人对自己的工作很认真,每天6时准时会到自己的岗位上,打扫里里外外的卫生、擦洗带有孩子们痕迹的花花绿绿的玩具……日子虽然平平淡淡,但他依旧每天都挂着浅浅的笑容,迎来每一轮朝阳,送走每一个日暮。
如果不是那一天,这座城市的晚报封面上的一张大大的照片,很多人也不会记起他这样一位老人。
因为他朴实得就像乡间小路旁边开过就败的野花,不妖冶,不解风情。那张图片是这座城市的一位女士用自己的手机拍摄的,照片中的老人弯着腰半蹲在马路上,左手扶着自行车,右手捡着玻璃碴儿……照片上边是“这是一位可敬的老人!他经常在马路上捡拾碎玻璃,为的是过往车辆不被扎爆胎”,由于老人左手正好挡着脸,所以看不清楚他的面容。也许是社会上缺乏这样温暖人心的故事,也许是大家太想了解这张照片背后隐藏的秘密吧,照片刊登后,“他是谁?”顿时成了这个城市几天来关注的热点。幸亏这座内陆城市不大,晚报记者根据热心读者提供的线索,第二天便在幼儿园里找到了他。
大大的太阳下,老人正在擦洗孩子们的玩具,即使记者的到来也没有让他停下手里的活儿,在阳光下,经过擦洗的玩具泛着五颜六色的光。不曾想,捡拾玻璃碴竟然是这位老人严守了7年的秘密。7年前,他在上班的路上,自行车轮胎被玻璃碴儿扎烂了,他差点儿摔倒。“玻璃碴儿太坑人了,不仅会扎车胎,还可能扎着孩子。”他这样想。从此,他就开始了捡玻璃碴儿的行动。
7年间,老人只要忙完自己的工作,便骑上自行车到马路上捡玻璃碴儿,风雨无阻。捡到后,他还会用广告纸将它们包好,扔到环卫工人的垃圾车里。就这样,这些路上的环卫工人都认识他了。但是除了环卫工,这件事他给谁也没有讲过,包括他的家人。“都是些小事,没啥可说的。”他朴实地对年轻的记者说。就连晚报上刊登出自己的图片,他也很是意外。
他就是陈华章,故事的发生地就是我们的城市。
捡拾玻璃碴儿,对于陈华章来说,劳神费力,还没有任何利益上的回报,为何他能坚持7年?“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善言辞的他这样表白。
良心,就是善良之心吧。善良是生命的黄金,是人心中最美好的情感。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可见,一个人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多么宝贵。
10多年前,在一本杂志的刊首语中读到过一则小故事:一场暴风雨过后,成千上万条鱼被卷到一个海滩上,一个小男孩每捡到一条便送到大海里,他不厌其烦地捡着。一位恰好路过的老人对他说:“你一天也捡不了几条。”小男孩一边捡着一边说道:“起码我捡到的鱼,它们得到了新的生命。”一时间,老人为之语塞。
比较陈华章老人和这个男孩的故事,你会发现,善良其实很简单。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人都有其善良的一面,包括那些被视为十恶不赦的坏蛋。善良的行为也每天都以不同形式上演着,不过是我们的眼睛被“浮云”遮蔽,看不到来来往往的风景罢了。
看,善良就在弯下腰的一刹那啊!尽管看起来多么微小,但足够美好,能装点我们每一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