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青年志愿者 | 青年商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
爱心饺子
送到敬老院
寒冬涌暖流 关爱暖人心
我省招募
270名春运志愿者
如桦生长
新信号 新动力 新希望
借来他山石 攻错“青商”玉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寒冬涌暖流 关爱暖人心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爱心义工为流浪乞讨人员送去御寒的棉大衣。
  本报记者 王龙卿 摄
 
   

  本报记者 王龙卿

  12月22日是冬至,我国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冬至也是进入数九寒冬的第一天,贫困家庭能否吃上热腾腾的水饺?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能否温暖过寒冬?当日,爱心焦作慈善义工社团的义工和骑乐无穷自行车俱乐部骑友们等从焦作驱车来到博爱的乡村乡镇,为贫困家庭送去水饺、面粉、大米和食用油等,为流浪汉送去了御寒的崭新大衣和棉被。

  22日一大早,爱心焦作慈善义工社团的义工将爱心人士和焦南监狱等爱心单位捐助的物资装进汽车后备箱内,开始进行博爱的“寒冬送温暖”活动。“今天的任务就是把这些爱心物资捐给几户贫困家庭和几名流浪乞讨人员。”该社团社长焦兴说。

  爱心车辆第一站来到博爱县月山镇西庄村东头,穿着单薄的84岁老大娘孙志华坐在自家的房屋内。记者看到,孙志华的家是几十年的土房,家门口、院子内和房屋内堆满了其捡拾的垃圾,屋内虽生了一个煤炉,可仍旧没有一点暖意。

  据当地村民介绍,孙志华有六儿两女,因种种原因都不愿意赡养,老人只能靠捡破烂为生。焦兴安排几位社团成员将一桶食用油、一袋大米、一袋面粉和两袋水饺等搬进老人的房屋内,叮嘱她照顾好自己身体。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老人的情况他很清楚,现在老人有低保和老年人补助,街坊邻居经常照顾她。

  随后,义工们来到身高仅有1.15米的残疾人毕女女家中。毕女女患有先天性脊柱裂,在母亲悉心照料下,她健康快乐地成长。2008年,毕女女遇见了比她大5岁的丈夫,可丈夫从小失去双亲,家境贫寒。2011年1月,孩子出生后,毕女女患上了严重的疾病,无疑让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我们来看你了,最近身体状况怎么样?”社团成员贴心地问道。“很好,很好,谢谢你们的关心。”毕女女热情地回答。“今天冬至,而且又临近春节,来给你提前送点年货。”焦兴说道。

  临近中午,大家驱车来到了博爱县新世纪广场,在附近寻找流浪乞讨人员。焦兴对记者说,前几天,他从焦作骑行来到这附近“踩过点”,遇见过几个流浪乞讨人员,这次来博爱县城就是为他们送上棉衣和棉被,让他们能够温暖过冬。

  12时30分许,该社团义工寻找到一名流浪乞讨人员,焦兴快步走上前,抱住流浪汉的肩膀说:“老兄,你冷不冷?这棉衣和棉被是送给你的。”说着,焦兴为流浪汉穿上了崭新的大衣。紧接着,又塞给他一件棉被。爱心人士还拿着袋装的水饺,找了一家餐馆,为流浪汉煮熟了水饺,流浪汉的眼中充满了感动的泪花。

  下午,根据村民提供的信息,义工们前往清化镇义沟村,看望了流浪汉高某,数年前他因受刺激得了精神病且无人照顾,如今一贫如洗。焦兴与焦作市救助管理站站长杨红战联系,又找到村委会干部和民政部门,准备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并进行帮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