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岳静 通讯员范燕彬)“有了家庭签约医生,俺的生活越来越舒心了,不仅看病方便,服务也细致,真是把咱老百姓当成朋友了。”近日,修武县卫生局在五里源乡东板桥村指导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时,一名村民告诉记者。
今年年初以来,修武县作为全国医改试点县,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新机制,在全省率先推行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模式(家庭医生团队-乡村医生-居民),着力构建基层群众健康防护网,努力实现“户户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该县实行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模式,即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成立若干个家庭医生团队,每个家庭医生团队由全科医生或具有执业资格的医师、护士和公共卫生人员各1人,与乡村医生共同组成,负责管理指导并参与所辖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县级医院成立由3-5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家庭医生服务专家指导团队,负责为对口支援的家庭医生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同时,由示范卫生院投资2万元至3万元,为家庭医生团队统一配发了服装、电动车和必要的医疗设备,家庭医生团队全部实行统一标识,便于群众识别监督。截至目前,该县已组建了43个家庭医生团队和4个家庭医生服务专家指导团队。
该县采取示范带动、完善机制等措施,全力推进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在每个乡镇选择2~3个行政村、城区选择1个居委会进行试点,优先覆盖、优先签约、优先服务,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全面推行。按照城乡居民所属辖区,在充分尊重居民个人意愿的基础上,组织家庭医生团队与居民签订《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协议书》。为使居民享受到高效的卫生医疗服务,该县专门将签约式服务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定期督导和考核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实施情况、签约情况以及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质量等方面工作情况,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补助的重要依据,从而有效调动了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家庭医生团队为所有服务对象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并及时把以家庭为中心的居民健康信息整理录入信息系统,还着重为签约对象提供健康指导、健康评估、亲情上门、双向转诊等方面的个性化贴心服务。在健康指导方面,重点针对签约家庭成员健康状况,每年提供不少于2份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不少于2次的健康教育讲座和季节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并指导签约家庭成员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在健康评估方面,主要根据居民个人健康信息,每年开展1次健康状况评估,并提供不少于4次的健康咨询和个性化指导服务。在双向转诊方面,重点为病情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能力的签约居民,优先提供上级医院预约治疗和双向转诊服务,优先安排检查和住院。此外,签约对象还可随时进行电话咨询,家庭医生团队随时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服务。目前,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已在该县各乡镇全面推行,已签约近2.2万户9.6万余人。
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实施,使家庭医生能够及时发现疑难杂症并随时通过电话向上级医院咨询,最大限度地保证居民的病情不被耽误。对到上级医院住院的病人,在康复期重新转回到基层医疗机构,由家庭医生团队继续为病人提供服务指导,这样不仅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也使各级医疗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人次以及业务收入较该模式实施前均明显增加。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实施,也加强了医方与群众的联系和沟通,由过去的被动服务,变为现在的主动上门巡诊访视服务,让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弱势群体,真正感受到了朋友般、亲人般的关爱和真情。家庭医生团队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手册等,向群众普及健康知识,通过健康评估,全面指导居民健康行为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了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基本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