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医改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修武县探索建立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模式
山阳区落实重大疾病防控措施
推进国家级示范区创建工作
解放区通过
消除疟疾考核验收
翟伟琰:精心做事用心服务
征求意见面对面
图片新闻
武陟县着力打造“数字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图片新闻
修武县推行“一站式”服务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陟县着力打造“数字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记者刘婧 通讯员任永立)“现在群众到卫生室看病,享受的是专家级治疗,花钱少效果好。所有的医疗信息都是共享的,啥时候在医院做的检查,检查结果怎样,鼠标一点清清楚楚,可得劲啦!”12月23日上午,武陟县大虹桥乡寺王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宋震明告诉记者。

  2013年,武陟县在持续推进医改“六项创新”机制的同时,以“统筹谋划、系统集成、信息共享”为核心,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新路子,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武陟模式”再次受到国家卫计委及河南省卫生厅的高度关注,该县卫生局在全市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推进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多方筹资,破解信息化建设难题

  为了破解资金瓶颈,该县专门成立了由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卫生、财政、发改、纪检、审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卫生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通过新农合基金存储银行招标,解决了212万元资金;通过绩效量化管理,使乡镇卫生院增收节支,在人均月工资增长800元的基础上,一年实现富余资金400余万元;通过卫十一项目又筹集了50万元资金,使信息化建设资金得到了充分保障。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该县又与郑州新益华公司联合开发软件管理系统,保证了系统的超前性、广泛性和可操作性;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3000余名医务人员强化计算机技能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统筹谋划,构筑信息化建设框架

  该县在实施信息化建设中,坚持县、乡镇、村三级联动,通盘考虑,同步实施。该县卫生局重点建设好数据中心和管理平台,县、乡医疗机构重点建设好电子病历和内部管理终端系统,村卫生室重点建设好门诊统筹和处方集管理终端系统。同时,对已有电子病历等管理系统的武陟县人民医院、武陟县第二人民医院、武陟县中医院三家医院,实现数据有效对接,真正形成一个区域性的综合管理平台。

  统筹谋划,避免了不同软件公司之间的兼容和接口对接问题;同步实施,避免了各医疗机构之间的重复建设。据初步测算,仅软件开发一项就比医疗机构单独谈判节约60%以上资金。

  系统集成,形成信息化建设支撑

  该县卫生系统综合管理平台是以居民健康档案为中心,集16个系统于一体的管理系统,涵盖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库(药)房管理系统、电子结算(HIS)系统、医院内部管理系统、门诊统筹总额预付管理系统、次均费用级差管理系统、按病种付费本院化管理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先住院后付费管理系统、处方集管理系统、基本药物管理系统、新农合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公共卫生管理系统、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绩效量化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涉及卫生系统管理的方方面面,基本囊括了卫生系统所有的主要业务和工作。

  信息共享,体现信息化建设成果

  “我县的16个管理系统,相互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一个互通互联、相互依存的有机集合体。”该县卫生局长常元升边演示边说,“电子处方与库(药)房管理系统的联通,群众取药不再需要处方,药房与库房之间销存数量由管理系统自动完成;患者的化验单、CT检查结果,医生可随时直接调取;患者就医住院所发生的费用,直接进入电子结算系统,而电子结算又与基本药物管理系统互联互通,从而实现全县药品一个价;所有医疗结果包括诊断、用药和检查结果均随时自动进入每个患者的健康档案,当患者就医时,自动调取其健康档案信息,医生可查看是否有过敏史、过去得过什么病、用过什么药、做过什么检查、血压血糖的变化指标等信息,为医生准确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