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上升为市级层面的《焦作新区科技强区行动方案》近日出台,新区科技创新吹响了新的号角。与此同时,新区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关村焦作科技园进入实施阶段;引导企业科技创新的创新卷在新区率先实行,新区向企业发放近400万元创新资金;“以亩产论英雄”的科技招商正式启动,并取得明显效果……一个个科技强区的行动正在展示着新区的创新力度。
今年年初以来,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4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市第一。新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今年以河南省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国家工信部评审。
目前,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达189.6亿元,占总产值的56.1%;拥有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室3个、院士工作站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及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48个;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余家;主持和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的企业有21家,发明专利172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创新驱动凝聚新力量。新区作为全市创新驱动的示范区,率先创新,敢为人先。
科技强区,加速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在科技强区理念的支撑下,新区积极引导产业集聚,推进产业向集群和创新型集群发展,培育发展了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三大高新技术产业。
新材料领域。新区的先进陶瓷材料、烫印材料、超硬材料和铝基复合材料在细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进陶瓷材料方面,宏程科技开发的高纯易烧结氧化铝粉体纯度达到99.8%以上,各项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等水平。铝基复合材料方面,焦作晶泰科技开发的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领域。烫印材料方面,卓立股份是国内首家以热打印耗材为核心、从事定制化系统服务的专业企业,主持起草了两项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内烫印行业无标准的空白,在世界烫印材料行业位居第三。超硬材料方面,焦作美晶掌握了人工合成优质宝石级金刚石单晶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先进装备制造领域。新区是科技部国家火炬计划焦作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的核心区。区内有中轴集团、瑞庆发动机、焦作制动器等一大批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在轿车凸轮轴、轮胎制造、发动机制造等汽车零部件领域占有领先地位,中轴集团重卡用大功率凸轮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5%,居全国第一位,凸轮轴国内市场占有率25%,居全国第三位。工程机械方面,新区拥有厦工北方生产基地、厦工配套产业园。矿山机械方面,新区集中了大江重工、科瑞森、迈科冶金等一大批企业。科瑞森致力于物料连续输送领域的高端发展,是集钢结构以及机械产品开发、设计、生产、总装为一体的现代化公司,居全国同行业第三。
电子信息领域。中国兵器集团与新区合作建设光电产业园。光源电力LED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自主研发的蓝宝石晶体生长工艺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北斗智能物联网项目总投资10亿元,同时,随着北京嵩阳科技触摸屏柔性导电膜项目、深圳飞鸿高科OGS电容式触摸屏项目以及中科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和民用运营中心项目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的引进和落地,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将进一步壮大。
科技强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新区在科技强区中,注重探索和实践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吸纳集聚国内外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提升区域竞争力。一是与高水平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快速进入行业技术创新领先水平。如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建设先进陶瓷基地。二是充分利用区内科教资源,与河南理工大学开展多领域合作。中国兵装大江重工(焦作)有限公司与河南理工合作开发“三机一架”;河南宇建矿业技术有限公司与河南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的瓦斯抽采孔水力作业机为国内仅有。三是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目前,区内迈科冶金、明株自动化、中轴集团等多家企业已经和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形成合作与互动,涉及新产品100余个、新技术70多项、专利技术近50项。卓立股份与韩国相关科研机构、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所等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为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新区谋划建设了“一心两城三园”六大科技创新载体。一心是指焦作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该中心孵化面积3.5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中小科技企业300余家,毕业企业30余家。两城是指焦作科技总部新城和大中原精品产业新城。焦作科技总部新城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123.65亩,大中原精品产业新城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占地858.7亩。两城通过建立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引进高端产业、高端企业入驻,打造精品产业集聚中心。三园是指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中关村焦作科技园和厦门大学科技园。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重点推进矿山开采、瓦斯治理等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中关村焦作科技园重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及生物医药等领域,有计划地推进产业对接和项目合作。厦门大学科技园主要围绕新区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
科技强区,持续优化创新环境
为把新区建成生态环境保护和园区快速发展有机结合、生态宜居的科技新城,新区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一是优化体制保障。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焦作新区建设的决定》(焦政〔2011〕10号),赋予新区省辖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及省下放给省辖市的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着力打造精简、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为科技创新提供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二是大力实施科技强区战略。制订实施了《焦作新区科技强区行动方案》,实施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工程、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工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科技创新惠民工程等五大工程,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引进建设高科技项目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市政府还将该方案上升到市级层面,对新区科技强区工作予以更大支持。三是完善创新支持政策。按照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亩均产出效益的总体要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基本形成以财政科技资金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筹资相结合的科技投入体系,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今年年初以来,全区社会科研经费累计投入8亿多元。四是以创新工作为抓手。开展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活动,实施了创新券制度,引导和支持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全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结果中,新区有三家企业位居全市亩均效益前十强,三家企业位居全市科技含量前十强。
与此同时,新区大力推进科技招商。出台了《科技型企业招商引资的若干优惠政策》,对科技型企业在土地、税收、人才引进、扶持奖励等各个方面都出台了具体的支持政策。今年年初以来,对接洽谈的重大科技项目主要有:投资20亿元的河南宝信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投资19亿元的北京嵩阳科技触摸屏柔性导电膜项目、投资11亿元的郑煤机高铁空心变径车轴项目、投资7亿元的深圳飞鸿高科OGS电容式触摸屏项目、投资5亿元的华盛管业汽车空调冷凝管及不锈钢管件项目、投资1亿元的中科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和民用运营中心项目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