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建设南太行生态景观带。规划浅山区、过渡带、深山区3个地理单元和8条进入景区的道路,以打造城市森林休闲养生区、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和南太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为修复城市水生态,孙立坤研读《水经注》、咨询老专家,大胆提出了建设城市水系的计划,并明确了“外部大连通、内部大循环”的要求,就是城区外部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城市内部的河流互相连通。总投资66.9亿元的城市水系建设计划:建设引黄入焦总干渠工程,将黄河水引入大沙河;建设大沙河防洪和景观治理工程,打造大沙河带状湿地景观;综合治理新河区域,完成新河防洪和景观治理工程;疏浚白马门河、普济河等6条南北向河道,与南水北调总干渠河道形成“六纵四横”城市水网;建设灵泉湖、东湖、影视湖、龙寺、圆融五座水库,与新河、大沙河等贯通,形成贯穿城区东西总长48公里、南北总长50公里,全长150公里的景观河道。2015年初步建成城市水系,打造泛舟河上、人水相依,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美丽焦作。
城市水系是一个庞大的水利工程,焦作市市长张文深认为,城市水系建设要从单纯的水利工程向资源型水利、功能型水利、民生型水利、生态型水利、景观型水利、安全型水利转变,从而真正把资源利用好,把景观打造好,把民生提升好。
城市水系建设投资巨大,钱从哪里来?没有钱,城市水系、美丽焦作就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资金问题没有难住焦作市委、市政府。张文深说,改变过去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思路,现在是有多少事筹多少钱,多渠道筹措资金,看准了的事情一定要抓下去。
项目论证了,资金筹措了,建设城市水系的子项目很多,如何能保证项目顺利推进呢?孙立坤斩钉截铁地说:“项目不落地帽子就落地,不换思想就换人。”为此,明确了五大班子分包城市水系建设的领导,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责任,明确了“七个一”工作法,即一大建设、一套班子、一本台账、一周一例会、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观摩、一年一考核。有项目、有资金、有人干、有机制,至此,城市水系建设轰轰烈烈拉开了序幕。
经过一年多苦战,焦作城市水系初现丽影:冬日阳光下,位于市区西南的灵泉湖已形成600余亩的水面,雨后水碧天蓝,波光粼粼。从灵泉湖引水,曲折环绕10公里,向东经普济河、过黑河、越群英河、入龙源湖,再穿黑河、新河、向南过大沙河、入东湖的水循环系统成为现实。
焦作地表水在城区循环流动后,位于焦作新区的龙源湖一潭死水有了源头,龙源湖公园也成了最受市民欢迎的休闲场所。每天都要来这里快走一圈的老王说:“这里的水变清了,异味没了,多来转转对身体有好处。”
“建设美丽河南,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长期努力干下去,一定会重建一个天蓝、地绿、水清、富饶的美丽焦作,为美丽河南建设尽力。”孙立坤自信地说。
(原载12月25日《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