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回眸2013年,马村区委、区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抢抓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建设“活力马村、效益马村、美丽马村、幸福马村”的战略目标,以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以项目建设、开放招商、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完善功能、集聚要素、改善民生为保障,突出规划引领、实施重点突破,凝心聚力、务实重干,奋力拼搏、克难攻坚,全区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呈现出持续提升的良好局面。
展望2014年,马村区广大干部群众激情满怀、信心百倍。从今天开始,本报将推出《回眸2013 展望2014》专栏,全面展现马村区在项目建设、工业经济、都市型农业、社会保障等方面获得的发展与取得的成绩。今天刊发第一篇《项目建设托起美丽梦想——2013年度马村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项目建设篇》,敬请关注。
机声隆隆,吊塔林立,运输车辆往来穿梭,项目建设热火朝天;立生·美景园、海关监管所、翡翠城综合体项目等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竞相落户……寒冬时节,走进马村区,项目建设“热浪”逼人。2013年,该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黄金支点”,助推区域经济“跳龙门”,使得该区项目建设无“寒冬”。
该区的项目建设为何如此热潮?是什么样的厚积,带来今天的薄发?该区的答案是:一个诚心实干的领导队伍,一个用心“托管”的服务团队,一个安心放心的投资环境。
一个诚心实干的领导队伍
“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该区区委书记林宪振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想客商之所想,急客商之所急,办客商之所需,才能坚定企业信心把项目放心落户马村。
该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主抓手,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实施好区定32个重点项目,区级领导分包联系项目建设,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听取项目进展汇报,现场观摩、研究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成立联合督导组,“一周一督查、一月一通报”,按照项目进度节点悬挂“红旗、黑旗”,制定实施项目奖惩机制,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一个用心“托管”的服务团队
该区加强经济运行综合协调和监测预警,每月召开一次全区经济运行分析会,密切关注重点骨干企业的发展趋向和经济运行态势;完善领导、部门分包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定期开展企业走访排查活动,并建立问题台账,及时发现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年共发现问题23个,解决问题15个,8个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一个安心放心的投资环境
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实施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140亿元。这么多的企业入驻马村,打动他们的是什么?除了该区优秀的领导队伍、“托管”式的服务外,更让他们青睐的是投资环境。
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竞争力。该区规划了万方产业集聚区,积极推进集聚区规划调整,方案已获省发改委批复,相关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环评正在加紧编制;产业集聚区面积扩大至10.88平方公里,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本着“有多好的项目,就有多好的政策,就有多好的环境”的服务理念,着力改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建设企业发展平台,打造项目投资“洼地”。目前,投资2亿元的中国储运焦作分库,投资3亿元的郑州傲世办公白板和铝深加工等一批新项目已签约入驻该区。预计到12月底,该区实际到位市外资金63.65亿元,合同利用境外资金3750万美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550万美元,实现外贸出口1054万美元。
回顾2013年,在全区人民的共同拼搏下,南水北调安置小区、一代天骄小区……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翠微路、待九路、东海大道……一条条道路畅通伸展;海关监管场所、万方电厂热电联产机组项目、丽珠制药头孢类生产等项目已竣工……
这一年,一线建设者战高温、斗严寒、攻坚克难保质量,加班加点抢进度,奏响了项目建设的时代最强音。用“创精品工程,建一流项目”的风采,推进该区项目建设砥砺前行。
崔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