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家新春座谈会召开
省安全生产目标考评督查组莅焦检查
村官王应彪的“经营”之道
图片新闻
产业集聚给力发展后劲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知识问答(二)
我市警方成功侦破一起办理假文凭案件
军民共建植树基地通过济南军区验收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
规范城镇燃气市场秩序 促进燃气事业健康发展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2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官王应彪的“经营”之道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董柏生

  基层工作尤其是农村工作头绪多、担子重、压力大,工作不好开展,以致于许多农村干部心存畏难情绪。可记者近日在武陟县谢旗营镇亢杨村采访时注意到,自2002年当选为村委会主任,2005年又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今年已60岁的王应彪对此很坦然。他给上级领导和村里干部群众的印象就是,不管上面安排的,还是自己想干的,干啥都能干成。

  自21岁当上生产队的会计,28岁当上生产队长,49岁当选为村委会主任,52岁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王应彪已经在村里任职了将近40年。尤其是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这些年,变化的是村里的村容村貌,改善的是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状态,不变的是他一贯坚持的原则。

  “在村里想干好,必须牢记五条原则:一是必须搞好团结;二是为人处事上要坦诚;三是处理问题必须公平公正;四是每年要干几件让老百姓看得见的实事;五是必须走群众路线。”王应彪说。

  王应彪的为人处事,亢杨村的党员干部和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自2002年以来就一直与王应彪搭班的村委会副主任亢战元对王应彪有着更深的了解。“在俺村,诸如修路、打井、敷设水管等工程的事,村干部只有参与劳动、监督的权利,不能参与资金、质量的管理,而是由村民组长、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全权负责。”亢战元说,“我这些年都没种过地,你看这手上的老茧,都是在村里干活磨的,上次修路24天,我整整瘦了4公斤。这次修村里13条路,哪天也没闲着。王书记都60岁的人了,还和大家一起干,有一次都晕倒在工地上,咱年轻人还有啥说的?”

  78岁的老党员亢需利说起王应彪,直竖大拇指:身教胜于言教,应彪这些年领得不赖,为村里的发展操了不少心。2000多米的水沟,

  工程队每平方米65元都不干,他带着大家干下来,平均不到50元,省了3万多元。有这样的“火车头”,带不好队伍才怪呢。

  是他,带着大家想方设法筹资5万元,又申请上级部门专项资金近4.95万元,建起了新的村级组织阵地。

  是他,时刻想着大家致富,领着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学习邻村苗木种植的经验,流转了全村80%的土地建立苗木花卉繁育基地。土地流转后,一亩地除成本外,根据当前苗木行情,可获利8000多元。

  是他,致力改善村容村貌和村里的生产条件。2010年他在村里组织成立了环卫工作队,村里路灯照明、群众吃水全免费;2011年实施农田水网改造;2012年修了村里3条路;今年又修了10多条村内道路,使得全村大街小巷都通了水泥路。

  郑焦城际铁路穿越亢杨村,需迁移该村600多个亢家坟头,这对于宗族观念根深蒂固的亢杨村村民来说,是一项多么难的工作,可在王应彪的带领下,村组干部深入农户,坚持做思想工作,不到半个月时间,600多个坟头全部迁移,没有出现阻工现象。

  说起现在的农村工作,王应彪没有觉得有多难。他说,修路、打井、建学校和文化中心等公益事业国家都给扶持,群众又理解、支持,再干不好那还说啥。农村干部,关键在干,只要把村里的事当成家里的事干,就没有干不成干不好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