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史文生) 种植山药,科学管理,难!
食品安全,有效保障,难!
名牌商品,如何保护,难!
药农收入,持续增收,难!
温县红峰怀药专业合作社通过在全国首家建设智慧山药物联网监控系统,一举破解了以上四个难题。
温县岳村乡韩郭作村是传承种植山药原产地,2006年,马红峰等5户农民成立了红峰怀药专业合作社。如今,该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200多户,流转土地6000多亩,成为国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该合作社还是中国绿色食品铁棍山药生产单位和河南省第一批“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基地创建单位。
为何要建设智慧山药物联网监控系统?该合作社理事长马晶说:“长期以来,种植山药靠经验,食品安全难保障,名牌商品难保护,山药增产不增收。”今年年初,该合作社通过多方考察,决定投资1000万元建设1000亩智慧山药物联网监控系统。今年投资610万元建设400亩物联网监控基地,已建成投用。明、后两年再投资390万元,到2015年,建成1000亩物联网监控基地。
昨日,记者在智慧山药物联网监控系统监控室看到,工作人员打开监控系统,距该系统6公里外的监控基地现场,社员们采挖山药的画面立刻呈现在记者面前。随着画面跳转,当日该基地的土壤墒情等数据也全部呈现出来。
马晶说,这个系统通过视频监控、温湿度传感器、气象设备,将基地的土壤水分、养分、湿度等数据和生产全过程进行远程传输、监控和管理,实现了山药种植管理科学化、数字化、溯源化。省农业厅副厅长马国明来此考察后说:“智慧山药物联网监控系统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有效破解了种植科学管理、食品安全保障、名牌商品保护、药农收入增收等难题,是个好方法。”
通过这个系统,山药种植管理更科学。过去,该合作社由6名技术人员负责全社的技术,尽管每天在田里指导生产,由于种植面积大、没有科学的数据作支撑,技术人员只能靠多年的经验进行指导。现在,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浇水,由数据说话。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喷没喷药,喷什么药,物联网将该社种植山药的全过程暴露在阳光下,社员只能严格按规程操作。品牌保护更有力。视频录像加上山药包装袋上的二维码提供的种植信息,使售假者难以得逞。
智慧山药身价倍增。据马晶介绍,该合作社今年种植的6000亩绿色食品山药,较普通山药每公斤贵了2倍多,社员亩均增收1万多元。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