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大爱撑起特殊的家
百善孝为先
伪装成文件夹图标的
恶意木马新变种被发现
明年元旦起
河南推行异地审车制度
未来三天无降水
气温有所回升
我市交警部门查处
4000余起重点交通违法行为
刷卡消费要付手续费吗
好胆固醇能抗炎症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2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爱撑起特殊的家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刘振毅 郭树勋 付凯明

  窗外寒气袭人,屋内暖意融融。12月26日傍晚,走进焦作新区苏家作乡南石涧村程有才的家,出现在记者眼前的是这样一幅特殊的四世同堂“全家福”:一位老太太坐在沙发中间,这是程有才前妻的养母;坐在老太太两边的,是程有才现在的妻子,前妻所生的儿子、女儿和儿媳,以及程有才的孙子、孙女,一共8口人。多年来,这个关系复杂的家庭,跨越血缘界限,彼此关爱,和睦相处,充满了天伦之乐。

  维系这个四代之家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是一种人间大爱。

  不忘养育之恩

  孝道少年安葬改嫁养母

  1971年,12岁的程有才因为家庭困难,被迫离开亲生父母,从山西省来到河南省博爱县苏家作乡南石涧村(现划归焦作新区),被一户好心夫妇收养。养父母无儿无女,对他视如己出,疼爱有加,让这个苦命少年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可好日子不长,1975年,厄运突然降临,程有才的养父因患肝癌不幸去世,而养母因受不了家里的变故和贫穷,改嫁到中站区。

  这一年,程有才16岁,为了生活,他除了干农活,还学木工、打小工,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坚强却又艰难地度过一天又一天。

  养母改嫁不久,丈夫去世。为给继子操办婚事,她操劳过度,在继子大婚前夕突发脑溢血去世。

  得知养母去世且无人为其料理后事,终日为生计发愁的程有才深感悲痛,不顾他人劝阻,独自拉上平板车,到中站区把养母的遗体拉回村里。接着,他又借钱买来棺木,求人帮忙,将养母与养父合葬。有人对他说:“‘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你养母都改嫁了,还管她恁多干啥?”程有才却说:“老人家养育我几年,死后让老两口合葬,这是我做儿子应尽的义务。”

  生活一波三折

  孝心撑起风雨飘摇的家

  程有才虽然独自一人,家境贫寒,但他人品好、有孝心,自有爱神眷顾。

  1981年,22岁的他与同村一位姑娘喜结连理,有了自己温暖的家。当他得知妻子也是在养父母家里长大时,那种悲悯、怜爱之情油然而生。这对苦命夫妻商量后决定,要把妻子的养父母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照顾,让两位老人度过幸福的晚年。

  结婚以后,程有才开四轮跑运输,他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并先后有了一儿一女,更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乐和希望。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夫妻俩同心协力奔向幸福之路时,不到40岁的妻子竟突然因病去世,撇下他和两个孩子、两位老人。程有才强忍悲痛,艰难地扛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担。养女的去世令两位老人伤心欲绝,也为自己今后的日子担忧。程有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毅然向两位老人郑重承诺:我一定要照顾好你们,为你们养老送终!

  2000年,通过别人介绍,程有才与离异的郭玉兰相识。结婚前,他与郭玉兰“约法三章”:“这二老咱得养老送终,如果你接受不了,咱俩就拉倒!同时,我向你保证,你的女儿我会像亲生女儿一样疼,我的孩子也希望你能好好对待。”郭玉兰起初还有些后顾之忧,但她最终被程有才的孝心和善良所打动,决定带着女儿嫁入程家,与程有才一道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邻居邱江谈起这个重组的家庭时说:“仨孩儿都可懂事,很少吵闹,用句顺口溜来说,那是叫爸叫妈亲如一家;大人对孩儿,更是吃穿用花,一点儿不差!”

  悉心照顾老人

  夫妻俩胜似亲生儿女

  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程有才夫妇用他们的爱心和行动颠覆了这句俗语。

  2003年,程有才的岳父(前妻的养父)瘫痪在床。程有才每天在外忙完回家,一进门就先到岳父屋里看看,给岳父按摩。冬天,他喂过岳父晚饭,便打来一盆热水给岳父泡脚,泡完了再就着温水揉按。老人经常因病住院,最多的一次花了1万多元。那时由于没有新农合,医药费全是自己掏,但夫妻俩从没因为花钱给老人治病吵过一句嘴。

  程有才不在家时,家务活都由郭玉兰干。怕老人胃口不好,她就变着法儿给老人做好吃的,一星期的午饭都不重样。冬天天气好时,她就推着二老到胡同口晒太阳,不知情的还以为她是老人的亲闺女呢。

  为了让瘫痪的岳父少受罪,程有才和妻子每天晚上轮流给老人翻身、换尿垫。

  在夫妻俩的悉心照料下,程有才瘫痪在床8年的岳父身上从没生过一处褥疮。临终前,岳父拉住程有才的手感激地说:“没有你俩的照顾,我活不到今天!”

  岳父走了之后,程有才怕岳母心里孤单,每天回到家就和岳母聊天。老人耳背,程有才说话时总是把嘴贴到老人耳边。去年,老人因患心脏病、脑梗塞多次住院。邻居说程有才花了不少钱,记者问他到底花了多少,他憨厚地笑着说:“给老人看病花钱是应该的,再说现在新农合还能报销一部分呢。”

  说起自己的女婿,79岁的老太太连连称赞:“知冷知热,细心照顾,俺这女婿比亲儿子还亲!”

  采访时,老人该吃药了。郭玉兰熟练地把4种药片按剂量配好倒进老人手心,然后递上一杯早已准备好的水……看着眼前的情景,谁能想到她是在伺候丈夫前妻的养母啊!

  为了一家老小

  他靠勤劳智慧挣钱养家

  邻居们说,程有才人如其名,在勤劳致富上确实有才。

  19岁时,他就凭着脑子活、会得多、有闯劲,被村民推选为生产队长。

  “没钱咋养活一家老小?”程有才常这样问自己。1996年,程有才与他人合伙建起了一家面粉厂,他苦心经营,效益还算不错。几年后,他又抓住机遇,将厂子搬迁扩建。

  2010年,他自己垒窑烧砖,和匠人一起,把自家的五间平房又加盖了一层,住上了砖混结构的楼房。

  去年,随着面粉加工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粉厂的生意日渐萧条,程有才和朋友商量后决定关闭。他靠着多年打拼的经验,瞅准饲养长毛兔是条路子,便决定试试看。他用儿子从朋友那里“借”的七八只长毛兔当“试验品”,学饲养、学剪毛,很快便掌握了饲养长毛兔的全套技术。如今,他养的长毛兔已有近400只。他说:“今年兔毛价格还不错,能收入几万元。”

  跨越血缘界限

  和睦大家庭让人称赞

  程有才夫妇的美德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家人。他的儿子婚后育有一双儿女,这个四口之家也和老人住在一起。他的儿子说:“父母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一家人和和美美,比啥都强!”

  血缘是维系家庭的纽带,而维系这个特殊大家庭的不仅有血缘,更有孝、有爱。一位乡干部说:“这一家,如果有一个成员‘掉链子’,就无法演奏出如此和谐的乐章。”

  和邻居们聊起程家的事,他们称赞道:“有的亲生儿女还不养活父母哩!这一大家人能过得这样幸福,真不容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