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省政府批准小北张村、灵泉陂村、郭村、后庄村划归解放区
12月23日,河南省民政厅行文焦作市人民政府,经省政府研究同意,正式批准将山阳区小北张村、灵泉陂村、郭村、后庄村4个建制村划归解放区王褚街道办事处管辖。由此,解放区彻底打破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无地可用的瓶颈,新增的5.1平方公里“风水宝地”成为放飞产业转型升级梦想的绝佳平台。
此前,解放区大部分面积是建成区,没有空间和地域发展工业,仅有的一些工业企业也在逐步外迁,能拥有自己的工业园区、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一直是解放人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已经变成现实。
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提前45天完成全年目标
截至11月15日,解放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2399万元,提前45天完成全年预算5.2亿元目标,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90.4%。市委书记孙立坤批示赞扬“解放区主动融入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大局,开拓创新,务实重干,不断夯实财源基础,强化征管措施,提高保障能力”。
2013年,解放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新要求,按照“强三优二促转型、综合提升做示范”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四区联建、综合提升”工程,全区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1~11月份,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78亿元,同比增长24.8%;引进市外境内资金69.91亿元,同比增长19.7%。
3.锦江商业广场舞起新区商贸新龙头
锦江商业广场暨五星级酒店项目总投资10亿元,目前主体项目已封顶。作为沿民主路五大商业节点的重要部分,该项目全面建成后,锦江商业街、精品商务公寓以及五星级酒店将和焦作王府井百货连为一体,成为焦作商业新地标,舞起新区商贸新龙头。
锦江商业广场无疑是解放区特色商业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围绕特色商业区1.9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和14.91平方公里的拓展区,该区谋划了总投资近200亿元的12个重大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新增商业面积135万平方米。
4.投资4.6亿元的巴罗科技爱乐优智能机器人项目开工建设
8月10日,以“聚焦未来科技,畅想时代变革”为主题的2013国际智能物联和机器人产业高峰论坛在解放区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省政协副主席李英杰和市委书记孙立坤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投资4.6亿元的巴罗科技爱乐优智能机器人项目,是第一个入驻解放工业园的高科技、都市型工业项目。目前,解放工业园5.1平方公里区划调整方案已报省政府审批,产城融合总体规划通过市政府评审,与投资3亿元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投资1.2亿元的低压省煤器等项目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5.新型城市社区布局规划成功获批
今年年初,解放区完成了新型城市社区布局规划,已经通过省住建厅评审,可集约土地2100余亩。该区坚持规划先行,以项目为带动、以示范为引领,通过一批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实施,让农村居民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截至目前,该区南水北调集中安置社区、新店社区、上白作社区共建成13万平方米、1000余套安置房。灵泉、老牛河、田涧、闫河等社区建设方案及规划正在完善。
6.星凯国际等超10亿元项目提前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截至10月底,星凯国际、锦江商业广场两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分别完成投资6.2亿元和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3.33%和109.09%,提前实现当年完成投资50%以上的目标。该区按照“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制订了“十大项目”推进计划,认真落实领导分包制度,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此外,该区投资15亿元的和平街市场改造、投资12亿元的起重厂整体开发、投资10亿元的焦运集团商业中心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2013年,解放区在建1亿元以上项目48个,引进1亿元以上项目26个,项目建设数量之多、投资之巨、力度之大、档次之高前所未有。
7.王府井百货在解放区办理营业执照只用10天创造全国新纪录
6月26日开始咨询,7月5日拿到营业执照,焦作王府井百货副总经理李梅至今对解放区的服务效率记忆犹新。王府井百货目前在全国开了31家分店,办理营业执照最长的三四个月,最短也得两个月,而在解放区竟然只用了短短10天时间,窗口受理仅仅两天,创造了王府井百货的新纪录。
今年,该区实行了区五大班子成员联系分包项目制度,建立了“月督查、季观摩”的工作推进机制,严格落实“两不一禁止”服务承诺和“五个不让”的工作要求,有力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该区还严格落实“六个一”工作机制,即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本台账、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观摩、半年一考核,确保重点项目按照时间节点顺利推进。
8.牧野路拓宽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十大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作为市“十大建设”重点工程,该区加快推进牧野路拓宽改造工程,参照市五大班子分包责任制,建立了区委常委牵头、分管副区长负责、业务部门参与的推进机制,1个月时间完成了牧野路拓宽改造项目首批189户征迁任务,项目于9月28日开工建设。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十大建设”涉及解放区共有铁路、公路、水系、生态等13项任务。目前,该区在全市率先完成北山生态环境治理和林业生态网建设任务,圆满完成了南水北调受水区供水配套工程占地、民主路桥匝道占压、郑焦城际铁路信号楼及翻砂厂车间等征迁任务,影视湖、灵泉湖、龙寺水库建设和普济河道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南水北调和城际铁路安置房建设有序推进。
9.获市创新券奖励总额、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居四城区第一
10月31日,在焦作市召开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百强企业工作会议上,解放区6家进入全市前100强的企业获得创新券奖励460万元,居四城区第一。目前,该区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市级科技型企业21家,总数居四城区首位。今年,解放区再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殊荣。
围绕转型发展,该区加快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全年安排科技专项经费9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共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80万元、河南省特殊产业专项资金230万元。
10.荣获河南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称号 省财政奖励500万元
2013年12月,解放区被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授予全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荣誉称号,获省财政奖励资金500万元。
近年来,解放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制订了“四区联”建整体发展规划,使土地保护与资源管理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区认真做好收储工作,全面新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强规划管理,严格执行用地标准;完成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在全区范围内将到期矿山企业关停落实到位。同时,大力开展“双违”整治工作,共拆除闫河饲养区、马涧村等违法建筑100余宗,总面积达15.7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