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回顾2013年,共青团焦作市委城市青年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无论从“思想引领时尚化”的工作思路,还是团的工作主动由机关办公室向青年聚集地的延展,均以崭新思路和务实功能,实现与青年的无缝对接。值得骄傲的是,团市委城市青年工作创新项目——青春驿站,2013年12月14日被中国青年网作为成功经验进行了重点推荐。
“青春驿站”是团市委按照团的十七大报告中“坚持以人为本、融入青年”的要求,率先谋划,积极打造的共青团联系、服务、凝聚青年的新平台,于2013年6月在龙源湖电视塔下成立,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服务理念,都融入了大量“年轻、时尚、开放”的元素,青年人到此聚集时很容易被吸引过来,方便了团市委在此打造共青团吸引、服务、凝聚青年的窗口。
“青春驿站”为何要选在这里?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说:“龙源湖电视塔周边已形成了一个文化旅游休闲园区,涵盖了公园、电影院、西餐厅、茶艺馆等休闲娱乐场所,成为我市青年人的重要活动聚集地。同时,通过建立“青春驿站”,我们在这里也积极开展非公企业团建、青年文明号建设等团的工作,打造共青文化圈。”
“青春驿站”成立以来,通过深化共青团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四项基本职能,创新开展了“青春在团旗下飘扬”“一起来,更精彩”“兴趣集结号”“青春正能量”“青春无忧”“求职创业起跑线”“情感空间”等七大项目的青年活动,并赋予其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为象征,努力打造共青服务品牌,使“青春驿站”真正成为一座联系青年志趣、回应青年需要、挖掘青年潜能、助力青年发展的“七彩连心桥”。
为了更好地吸引和凝聚城市青年,“青春驿站”招募了一批青年志愿者,使青春驿站成为青年社会组织“自主管理、自主活动”的聚集阵地,并专门设立了咨询台,制作了青春驿站联系卡,安排志愿者为青年人提供咨询服务,青年人也可以通过填写项目参与卡,与“青春驿站”进行对接,以便“青春驿站”能够更好地开展相关活动、提供相关服务。据了解,“青春驿站”自成立以来,共有362名青年现场参与活动,有意愿参与活动并在驿站留存个人信息的青年达1156个。此外,大学生棋友会、青年网球协会、焦作同城会、山外山户外等多个青年组织也都以“青春驿站”为平台,多次开展活动。
2013年7月21日,“青春驿站”以“情感空间——缘来是你”为主题,举办了青年交友活动,共为60名单身男女提供了“相识、相知、相恋”的机会;2013年8月4日,青春讲堂第一期活动在“青春驿站”开讲,“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市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为青年朋友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公积金知识讲座,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2013年9月15日,“青春驿站”举办了“兴趣集结号之读书会”,我市广大热爱读书的青年朋友踊跃参加,读书会为青年读者建立了交流的平台,营造了广大青年爱读书、读好书的热烈氛围;2013年国庆节期间,“青春驿站”以“青春正能量——追寻历史印记,留存青春记忆”为主题,举办了祖国百年历史大事件图展活动,邀请广大青年前来观看,对激发广大青年热爱祖国、报效祖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更好地助力广大青年实现梦想,“青春驿站”根据青年人的不同类别和特点,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多次组织企业推介会,每次邀请一个企业进行现场招聘,通过企业与青年朋友面对面的交流,让双方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为广大青年搭建了特色化的就业创业渠道。同时,组建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和专职的维权队伍,来倾听、疏解青年朋友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种种烦恼与困惑,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通过七大项目主题活动地开展,“青春驿站”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为青年社会组织提供了宣传、协调场地、吸收新人等方面的服务,以凝聚青年社会组织,并按照青年人的聚集形式,为青年社会组织、非公企业等提供最便捷、最有效的建团模式,进一步扩大团组织覆盖面,延展团的工作手臂。
“青春驿站”是建立在青年人聚集地的共青团活动阵地,除了为青年人做好服务外,还肩负着宣传引导和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作用。团市委除了将“青商会”“青农联”每年定期开展的“希望工程圆梦行动”,以及共青团品牌工作宣传视频在“青春驿站”播放以外,还设立了留言板,邀请参与“青年驿站”活动的青年人留言,让他们把字里行间充满青春朝气的语言留在这里。同时,为青年提供一个公益项目收集、发布、对接的开放型平台,运用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内容被焦作同城会转发、浏览达3000次,通过时尚化的手段正确引导青年,传递社会正能量。
“‘青春驿站’是我们青年人自己的舞台,作为一名为广大青年朋友服务的志愿者,我感到非常骄傲。通过这个舞台,不仅能提高青年人的凝聚力,传递正能量,也为有梦想的青年人提供了青春飞扬的港湾。”河南理工大学志愿者朱鸿运说。
2013年,共青团青年工作在平凡中演绎着精彩。团市委积极响应市委“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号召,紧紧围绕“转型示范、青年先行”的主题,激励我市各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纷纷投身到十大建设、志愿服务、青年文明号创建等活动中,为我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贡献着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