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玲
2013年12月27日一早,陈丹锋就拿着针筒在养猪场忙碌。他看看猪的饮食、精神状况,随后着手准备饲料、搅拌猪食、清理猪舍。给猪打针、喂药,为母猪人工授精、接生,这些活儿对陈丹锋这个年轻人来说,都已是轻车熟路。
过了一会儿,他手里拿着针筒,边走边说:“昨天有头母猪刚产子,得给它打一针消消炎。”来到猪舍边,他娴熟地往针筒里灌药水,径直走进一个猪栏,迅速按住一头母猪,往它身上注射了消炎药。
今年23岁的陈丹锋家住沁阳市西万镇邘邰村,初中毕业后到深圳打工。两年前,他回乡办起了一个养猪场,创业之初,由于缺少资金,养猪厂规模并不大。
“当时流动资金没有着落,我创业信心极度受挫。2012年,村里建起了人社服务站,经过宣传我才知道返乡农民工创业可以申请小额贷款,关键时刻,是村站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陈丹锋感激地说,“经过村站牵线搭桥,沁阳市小额担保贷款中心主任张院玲亲自带人来我的养猪场实地察看,指导我扩大经营规模,还为我买来专业书籍,使我的饲养技术得到全方位提升。”经过考察,陈丹锋的情况符合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条件,村站及时为他整理申报材料,很快为他的养猪场申请了5万元扶持资金,解决了购买猪苗、饲料、设备等急需的资金问题。
在政府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扶持下,陈丹锋逐步扩大再生产。2012年4月,陈丹锋扩建猪舍,实行自繁自养。他养的70头种猪和母猪,都是从外地带回来的优良猪种,分别为杜洛克公猪、长大二元母猪、约克良母猪。猪舍采取单列式与双列式相结合,占地约400平方米,初步形成了规模饲养。如今,陈丹锋的养猪场存栏生猪已达300头,预计今年春节前可出栏生猪50多头,可收入8万元。
“现在党的惠民政策这么好,只要有创业信心,敢试敢闯,就能获得成功。”对未来,陈丹锋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