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良贵
截至2013年12月19日,解放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4252万元,同比增长16.3%,占全年预算的102.9%,超额完成税收1552万元,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比重92.9%,不仅提前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而且使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持续、健康的良好势头。近日,市委书记孙立坤作出重要批示,称赞“解放区主动融入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大局,开拓创新,务实重干,不断夯实财源基础,强化征管措施,提高保障能力”。
探访解放区2013年财政收入发展态势,不禁让人发问:是什么动力,驱动财政收入稳中向好、稳中有升?
“用好的作风引领人、带动人、凝聚人,是完成各项工作的必胜法宝;更源于党员干部发扬了开拓创新、务实重干的‘解放精神’,在服务发展中实现作风转变和效能提升。”该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瑞生一语中的。
建设学习型机关
该局规定,班子成员每年都要承担1~2项重点调研课题,对财政改革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法制学习、党纪党规学习,把学习财政改革理论作为学习的重点,并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年开展挂钩帮扶一个村(社区)、一户困难企业、3~5户困难职工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制培训,每季度举办一次财务业务知识大讲堂,每季度召开一次作风建设分析报告会,党员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建立民情日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2013年以来,该局党员干部撰写调研文章12篇、心得体会60余篇,开展理论宣讲20余场次,举办专题讲座12场次。
建设效能型机关
该局持续深入开展“做好解放财政人、务实为民清廉、争当转型先锋”主题教育活动,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开展“五必访五必谈”活动,即在建项目工地必访,工业企业、个体工商户必访,困难群众、征迁群众必访,重点信访户必访,服务窗口办事群众必访,班子成员、社区干部、网格员必谈,“两代表一委员”必谈,困难群众必谈,企业负责人必谈,重点信访户必谈,还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走访群众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征求的意见和建议,完善落实岗位责任制、失职追究制、服务承诺制、否定报备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等效能建设制度,规范岗位职责管理,提高机关行政效能。一年来,该局先后派出40名财政干部,组成10个小组,走访了10个街道办事处、30家预算单位、20家重点企业、10个重点项目、3个社区和30户困难群众,发放社情民意调查表、预算单位调查表、重点企业调查表、走访活动征求意见信等调查问卷200份,发放服务联系卡500余张,归纳整理单位、企业、困难群众反映的问题200余个,逐个落实整改。
建设服务型机关
新年伊始,在总结2013年工作的同时,该局不忙总结成绩,而是找差距、查不足,谋划2014年的工作,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向群众问计,完善2014年部门预算编制,健全政府采购和会计管理等制度,努力控制和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切实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从严控制年度预算追加支出。
针对项目操作前群众和采购人普遍担心的如何保证民生项目采购质量等问题,该局对这些项目实施了精细化采购监管,通过严查合同备案、加强现场质量监督、严格控制项目变更、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提高合同履约实效,力争将民生工程建成“放心工程”。一年来,该局已完成改善辖区群众居住和出行条件的36条背街小巷整治工程,创建焦青公路100亩精品绿化工程,解决后庄村、郭村和灵泉陂村三个新划归解放区管理的行政村安全饮水问题,先后荣获省巾帼文明岗、市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市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先进单位、市平安建设先进基层单位和解放区服务重点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党员教育先进单位、目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教育质量奖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等30余项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