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抓好“三农”工作 全面建成小康
焦作粮食缘何高产
做党的忠诚卫士 当群众的贴心人
感动的一年
《群众路线纵横谈》一书广受赞誉
组工干部要以正确的心态做事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感动的一年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不久前,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主办的“汉语盘点2013”活动揭晓,“正能量”当选年度国内词。

  “正能量”折射了民众对公序良俗的诉求,对人间真情的渴望。从“中国好室友”只身抢救全宿舍财产,到“最美考生”协助救治昏厥同学,从素不相识的路人慷慨解囊帮助“柚子爷爷”,到郑州全城吃面拯救患癌店主……

  盘点2013年给大家带来温暖与感动的善行义举,我们不难发现,传递“正能量”的“草根好人”恰恰来自我们身边,在他们身上没有英雄模范的光环,即使从他们身边走过,也不会有高山仰止的距离感。然而,正是每一位“草根好人”点点滴滴的奉献,支撑起了民众对正义与良知的信念,也成了社会道德的基石。

  不可否认,在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的当下,依旧会有各种各样不和谐的声音。然而民众拒斥“负能量”的过程,同样也是对“正能量”的传播,是对社会良知的坚守。因为照亮前行方向的,常常就是每个人手中那一支支小小的蜡烛。

  让“正能量”成为社会的常态,需要每个人都能肩负起维护公平、正义的重任,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任。尽管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能保持对“正能量”那份发自内心的敬意,就能为社会进步提供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2013将远去,让“正能量”生生不息。 新华社记者 冯印澄 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