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实习生 张银雯
在太行山脚下,有这样一大群“外来鸭”,它们吃住比普通的鸭子条件好,甚至有点“奢华”,还有专门的游泳池和健身场所。这些鸭子浑身是“宝”,当地百姓津津乐道地称它们为“贵族鸭”。
鸭子还有贵贱之分?“贵族鸭”贵在何处呢?为了弄个明白,记者日前来到马村区安阳城街道马冯营村一探究竟。
刚走到马冯营村后山,养殖场负责人宋海金早就在门口等候,他说:“欢迎你们来参观我的自然生态养殖场。走,俺领你们看看。”
然而,随宋海金走进养殖场,记者没有看到鸭舍和鸭子,而看到的是一片杏树林。宋海金解释道:“这30亩杏树林是在我们搞养殖场的时候一起承包的,不仅能较好地阻止风沙,每亩杏树还能带来2000多元收入,最主要的是这片杏树林是鸭子们的活动场所,天暖和的时候,它们在这里散养,鸭粪可以做树的肥料。”
穿过一片杏树林,来到“贵族鸭”的鸭舍,通过饲养员的介绍,记者这才弄明白“贵族鸭”的由来。原来,这1万只鸭子全部是从四川引进的种鸭,因为娇贵,还特意空运过来的。饮食上,饲养员精心喂养,在鸭子初到第一个月,为它们准备了优质的“开口料”,每天定餐定量,之后添加一些鱼粉、骨粉补充营养。“贵族鸭”喝水也有讲究,“凉白开”里加注葡萄糖,并且使用自动饮水器。
天气寒冷,鸭舍里装上了暖气炉和温度计,饲养员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鸭舍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鸭舍外,还专门修砌了两个大型“游泳池”。“等天暖和了,鸭子们就可以游泳了!”饲养员告诉记者。
“到了育雏期,专门有四川的技术员上门指导,所产的蛋均由厂家上门回收。”宋海金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只鸭子年产蛋220~280个,每个种蛋保护价为1~1.5元,一天仅鸭蛋收入就能进账8000元左右,而且鸭毛、鸭肉都可以卖钱。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