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丽娜
本报通讯员 郎林煜 乔柏利
1月9日,焦作供电公司在内部网站的《焦点访谈》栏目中,发布了第十四期供电服务明察暗访视频,依据该公司《供电服务奖惩规定》,极少数工作出现瑕疵的单位和个人将受到不同程度的经济处罚。该公司纪委副书记赵天顺幽默地说:“自公司的《焦点访谈》栏目开办以来,我们的工作是越来越难做了,再想在窗口单位找问题,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油瓶”倒了谁来扶
为什么要开办“焦点访谈”栏目?该公司总经理赵建宾对记者说:“执行力是推进企业各项工作的关键所在,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落实,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企业内部如果出现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内部自转、自我封闭等现象,整体战斗力就会受到极大地削弱,就会影响工作的开展。因此,着力构建一整套完善的制度监督体系,正是我们开办《焦点访谈》栏目的初衷。”
在一次班组长以上的干部和全体窗口单位员工会议上,该公司党委书记司学振一语中的:“许多热点、难点问题就是被推脱出来的,问题由小拖大、局面由稳拖乱、矛盾由简单拖复杂。因此,必须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专管之责,时有限定之期。”司学振的一番话,使各部门开始重新对正在施行的一些管理方法进行了深刻剖析和思考,一场以“油瓶倒了怎么办”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也随之在该公司开展。
“油瓶”倒了找谁扶
该公司经过摸索,建立了一套以“责任制为核心,同步管理为主线,规范化、制度化为特征”的常态管理运行机制。该公司印制的《工作责任簿》,对全市所有城区专变、配电台区及高低压线路实行户籍化、专人化、动态化、跟踪化的运行维护与故障修复,执行周通报、月公布考核制度,促使设备运行管理水平和供电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出台了《业扩报装上门服务管理细则》,推行“受理在第一时间、办理在第一现场、服务在第一水准、质量在第一保障”的服务准则,让客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快捷便利的服务。去年9月底,该公司创新性地出台了《优质服务百日安全奖惩规定》,正式启动优质服务百日考核机制,把优质服务和安全生产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不断提升。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让“责任”二字变得清晰明了。为使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该公司为安全质量监察部、监察审计部、新闻中心配备了暗访时使用的摄像器材,采取不定时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击现场、暗访与明察相结合的方式,对该公司的安全施工现场、营业服务窗口、供电抢修班站所等场所进行突击检查,小到环境卫生的细枝末节,大到设备的运行管理,都是检查的内容。该公司每周把拍摄到的视频在内部网站上进行公布。对于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行长期追究,督促责任单位或责任人限期整改,同时对典型案例进行整理,制作成影音短片,在该公司召开的相关会议上进行曝光。
这个有图有真相的《焦点访谈》栏目, 让存在问题者战战兢兢,让没有问题者如履薄冰,每期的点击率超过了内部网站上所有的栏目。对于整改落实情况,暗访部门会不定期地杀一个“回马枪”,进行二次曝光或多次曝光。对于违反规定的,每月进行考核打分,对责任人或责任单位一查到底、一罚到底、限期整改到底。
“油瓶”从此不再倒
从去年10月份至今,该公司内部网站上的《焦点访谈》栏目共刊发了12期,让全体职工经历了一个认知、认同的过程。
该公司纪委书记齐文屏说:“该栏目成了推进各项工作的‘助力器’,‘油瓶倒了没人扶’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确保了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协调推进。”
3年前,该公司率先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设立了“1616”协同配合调度台。针对需要多部门配合、涉及全局性的重点工作,通过拨打“1616”提出协调服务申请,每周向公司领导班子反馈。面对采访,“1616” 协同配合调度台话务员申娟兴奋地说:“以前,我这里一天要接好多个电话,可是现在,这里变得冷清起来了。”
在该公司百间房供电所,员工申斌感慨不已:“现在,每个人随时都可能成为《焦点访谈》栏目的主角,我们时时刻刻都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不能让公司的形象在自己这里受到任何影响。”
该公司党群工作部品牌建设专责李晓光说:“现在,大家都在暗暗较劲儿,谁也怕自己落在后面,我们再想去挑刺找毛病,实在是太难了。”
如今,该公司员工用“主动、用心、责任、奉献”八个字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并渐渐衍生为一种执行力文化,成为一种自我加压、持续提升的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