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十八大精神在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务实沁阳 砥砺前行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4年1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务实沁阳 砥砺前行
——2013年度沁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综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市委书记孙立坤(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深(前右三)在沁阳市委书记魏新洪(左一),沁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毛文明(左二)的陪同下调研永威集团。
  沁阳市产业集聚区一隅。
  现代化工产业——晋煤天庆煤化工项目工地。
  新能源产业——河南盈硕LED封装车间。
  铝精深加工产业——广东兴发生产场景。
  装备制造产业——崇义轻工生产车间。
  新型社区——袁屯新村。
  沁阳被命名为河南省对台交流基地。
  四通八达的道路夜景。
  沁南新区——宜居宜业的规划图景。
  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神农山。
  晨练·天鹅湖。
  日新月异的沁阳新城区。
 
   

  本报记者 孙国利 本报通讯员 邱明媚 李亚锋

  核心提示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当时光翻过2013年这形势复杂严峻的一页,沉淀在历史里的是沁阳人向着“富裕、文化、美丽、和谐”目标奋进的坚定信心,是立足“四区”建设爬坡过坎,稳扎稳打的坚韧身姿。在该市上下一往无前的进取中,在乘势而上的作为中,在敢于担当的勇气中,务实的精神内核烙印鲜明。

  无论是调结构转方式的扎实推进,还是稳增长惠民生的务实之举,沁阳重实际,出实招,见实效,谱写了新一轮克难攻坚、科学发展的宏伟篇章。

  2013年度,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18亿元,同比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5亿元,增长1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9亿元,增长12.7%;财政总收入完成19.9亿元,增长5.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1亿元,增长14.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2亿元,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288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15元,增长11%。

  这是沁阳交上的令人振奋的答卷,然而,转型提升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务实沁阳仍然“在路上”,怀揣50万人民的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孜孜以求。

  产业集聚区——打造县域经济的增长极

  在沁阳经济转中求好、好中求快的发展交响中,该市产业集聚区是当之无愧的华彩乐章。

  2013年度,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3.5亿元,随着产业集聚区建设上档升级,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集聚区实力进一步提升。当年度,该集聚区区内企业总数达416家,预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1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完成税收4亿元。地方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凸显无疑。

  作为招商引资的主平台,该集聚区招商形式多样,招商效果喜人。围绕拉宽拉长优势产业链条,策划包装上下游项目,开展产业招商;县级干部带队,分赴浙江、福建、广东、河北等地,摸排线索、洽谈项目,开展上门招商;依托沁阳现有企业,鼓励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扩张企业规模,推进以商招商。

  在坚持“质量和效益”至上的宗旨下,该集聚区引进的项目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壮大了主导产业,形成了以昊华宇航、晋煤天庆为龙头企业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以广东兴发、神火集团、中能公司为龙头企业的铝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以超威公司、盈硕为龙头企业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创新驱动是产业升级的内生动力,该集聚区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培育企业创新能力。截至目前,产业集聚区内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焦作市高新技术企业2家,焦作市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建设了2个国家级研发平台,20个省级研发平台。目前测算,沁阳市产业集聚区土地的投资强度为280万/亩,土地产出强度为416万/亩。

  随之转型提升的是沁阳的工业经济。去年全年,该市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25个,预计到位焦作市外资金140亿元,同比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9650万美元,增长15%。新开工127个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转型示范好的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27.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个。全年共实施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75个,累计完成投资108.8亿元。

  该市制订了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发展现代化工、铝精深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四个主导产业,以扶持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绘制产业图谱,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着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2013年,预计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200亿元,增长16.5%,实现利润80亿元,增长7%。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22家。纳税超千万企业达到16家。

  沁南新区——建设宜居宜业新家园

  “绿树掩映楼宇,清流环绕长街”,那个在效果图中惊艳沁阳人的沁南新区街景正一步一步实现。

  在沁阳市对产业集聚区“一区两园,北大南高”的布局中,沁南园区是承载高科技企业入驻的主平台,已初步形成光电信息产业园、电动车及动力电池工业园、印刷包装与装备制造产业园、光伏太阳能产业园、物流标准化厂房工业园等五大专业园区。以沁南园区为依托推进产城融合是沁南新区建设的基础。

  沁南新区重点项目建设是该市历年来投资最大、项目最多的建设工程,关乎民生、关乎发展、关乎沁阳整体形象。沁阳市立足发展全局,为城市发展长远计,不惜重金聘请国家住建部原直属企业编制《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对城市区域发展布局、产业发展布局、城乡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布局等进行科学规划,确保城市空间发展规划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提速。多少年来沁阳人想都不敢想的优质路网去年变成了现实,变化之快、之大令人目不暇接:建设路南延、东关大街南延及总干河桥、南环路工程有序建设推进,适居路南延工程全面竣工,县东街南延工程主体竣工;跨越老城区,连接新区的沁木路及总干河桥工程全线竣工通车。

  田园新城、和谐家园、水岸花园和护城安置小区建设紧锣密鼓,沁南新区自来水厂、新长途汽车站、体育馆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投资4000余万元,实施绿化、亮化、天然气利用、供水等工程,一个功能完善、承载力强的新城呼之欲出。

  沁阳市委书记魏新洪说:“沁南新区是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载体。要加快推进新区建设,推动中心城市向绿色生态宜居、文化品位高尚、现代元素丰富、服务体系健全的现代城市转变,加快沁阳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新型社区——走好统筹城乡的新路径

  新型社区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伴生物,是时代赋予的历史课题。

  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沁阳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民意,顺势而为,量力而行,以城区、城郊为主,乡镇为辅,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稳健有序推进新型社区建设。

  该市完成全市新型社区布局规划,修编市域村镇体系规划,推进新型社区修建性详规的编制和审批工作;实现新型社区规划与该市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规划相衔接,与住宅、产业、社会事业等各方面规划相衔接,确保一次规划到位,建设稳步实施。

  为做好新型社区建设工作,沁阳成立了全市新型社区建设指挥部,建立了“四个一”制度:每个社区都由一名县级领导分包、一个工作班子全程跟进、一套工作台账一管到底、一套考核标准奖罚到位,逐一解决规划用地、资金筹措、项目整合、拆迁补偿、政策衔接、设施移动等实际问题。

  目前,丰庆新城、景和社区等9个新型社区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投资8.4亿元。丰庆新城社区被列入“焦作市级农民进城试点社区”。

  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毛文明表示,建设新型社区只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开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要统筹解决好土地流转、产业支撑、职业农民培育、社会保障、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各项工作,确保农民住得进、住得下、过得好、能致富。

  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去年一年,沁阳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9家,总数达到459家。其中,省级示范社达到4家,焦作市级明星社、龙头社达到40家。小麦、玉米机收率分别达到100%、92.3%。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28万亩,总面积18.6万亩,占全市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52.9%,其中规模流转千亩以上达到18宗。

  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擦亮文化沁阳的新名片

  “这里,抓一把泥土都能攥出文化的汁液。”著名作家李存葆在沁阳市采风时曾这样感慨。在深挖文化潜力、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塑造文化品牌上,魏新洪提出了“挖掘、弘扬、传承、创新”的八字方针。以文化为统领,以旅游为拉动,以项目为支撑,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成为沁阳上下的共识。

  去年,该市成功举办“2013海峡两岸曹谨学术研讨会”,被授予“河南省对台交流基地”;成功举办“李商隐诞辰1200周年纪念会”,中国李商隐研究会秘书处花落沁阳;胜利召开该市撤县建市24年来文艺界的第一次盛会——沁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文艺事业呈现出队伍壮大、创作繁荣、团结和谐、充满活力的良好局面。

  围绕产业发展,该市着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实施投资50亿元的“双十”工程;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10个重点建设项目基本建成,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怀府古城、朱载堉艺术学院等10个重点招商项目成功签约或达成合作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市去年11月份集中签约、开工的6个10亿元项目中,“怀府古城”这一文化旅游项目占据了一席之地。该项目由重庆市锦天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20亿元,主要建设餐饮街、怀药街、儿童大世界、衙门、客栈等,包含各类传统娱乐项目和现代娱乐项目以及住宅项目开发。项目建成投用后,年可实现综合收入25亿元,利税10.7亿元。

  在这一龙头项目的带动下,沁阳将打造出领先于中原地区的文化旅游综合体。通过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和山水风貌潜力,强化文化、旅游、商贸、休闲、健身、娱乐及居住等功能,促进服务业与景点有机互动,开发半日游、一日游、两日游等不同层面的旅游产品,拉动地方经济腾飞。

  文化是沁阳发展之源、活力之根、繁荣之本、文明之基。沁阳将文化与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文化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活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沁阳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民生优先——以人为本促和谐

  “紧财政,富民生”,沁阳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全年与民生相关的支出达1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5%。

  目前,沁阳共完成760套廉租房分配,去年分配了453套,比前两年分配套数的总和还要多,且新开工建设公租房3万平方米。

  去年以来,沁阳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行“先住院、后结算”诊疗服务模式,惠及群众1.3万人;认真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零差价销售药品7487.7万元,让利群众1240.6万元。同时,医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目前沁阳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9.1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8.9%,兑现补偿228万人次1.06亿元。

  养老保险、低保等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沁阳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2.5万人。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35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800元提高到2160元,共发放低保金3989万元。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4200元提高到60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2100元提高到2700元,共发放五保供养金205.3万元。集中供养率达到57.4%。

  积极开展医疗救助、捐资捐助、慈善帮扶等工作,发放各类救助资金500余万元。

  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组织创业培训63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764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749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27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

  实干是离目标最短的路。秉持务实发展、科学发展的理念,在焦作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目标引领下,我们必将在全局经济复苏态势中最先听到沁阳经济冰雪消融、春水淙淙的清越之声。

(本版图片由沁阳市委宣传部提供)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