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十八大精神在焦作 上一版3
坚持开放带动 加快转型升级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4年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开放带动 加快转型升级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2013年9月9日,市委书记孙立坤(右二)一行在韩国首尔考察云台山驻首尔办事处并与韩中文化友好协会会长曲欢等进行亲切交流。 本报记者 刘璐 摄
  2013年12月1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深(左三)在孟州市恒爱节能环控设备有限公司调研。
  本报记者 李英俊 摄
  焦作龙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4万吨炭黑及尾气综合利用项目。 许来伟 摄
  焦作瑞庆汽车发动机技术有限公司第一台发动机下线。
  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生产线。
  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成为新区工业企业的领头军。
  中博会项目对接。
  放心早餐再启动。
 
   

  ——2013年全市商务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史文生 本报通讯员 白小丽

  核心

  提示

  2013年,我市以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以引进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为抓手,扎实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服务年活动,不断拓宽开放领域,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有力促进了我市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

  一年来,全市商务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1~11月份,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62亿美元,增长21.15%,占省定目标6.55亿美元的101.1%,居全省第六位;实际利用省外资金392.9亿元,增长21.6%,占省定目标422.2亿元的93.1%,居全省第六位;实际利用市外资金976.9亿元,增长19.2%,占市定目标1034.2亿元的94.5%。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0.39亿美元,占省定目标25.56亿美元的79.8%,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出口完成13.70亿美元,居全省第三位;进口完成6.69亿美元,增长3.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45.9亿元,增长12.9%。

  2013盘点之 大招商

  2013盘点之 对外贸易

  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一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开放的思维在更大空间、更高层次创意、谋划、发展焦作,以创新的思维寻求合作商机,以开放的视野拓展发展空间,把招商引资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重要抓手,选准目标,主动上门,加强联系,提高招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是高层推动,部门联动。相继召开了全市开放招商工作会、大招商推进会,出台了《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强力推进开放招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年开放招商工作的重点。市委进一步明确项目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提出项目不落地,帽子就落地。工信、农业、教育等12个市直部门分别制订了本部门2013年开放招商的专项行动计划。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带头拜访客商、洽谈项目,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29个,项目总投资598.6亿元,在全市掀起了招商引资新高潮。

  二是健全机制,明确责任。一是考核机制。修订完善了《焦作市招商引资工作表彰奖励考核办法》,提高了外向型经济指标在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中的权重,首次将引进10亿元大项目列入了考核目标,要求每个县市区至少引进开工2个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且资金到位率要在50%以上。二是约谈机制。市委主要领导对项目进度慢的县市区主要领导进行约谈。三是分包机制。实行市直单位分包5亿元、县市区主要领导分包亿元以上项目的分级分包制度,对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七个一”工作法。四是奖励机制。提出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引进重大项目的中介商协会给予资金奖励。五是督查机制。每季度对各县市区项目落地、外贸进出口情况进行督查,对项目“三率”进行严格考核,并通报排名。

  三是招大引优,突出延链补链。重点围绕装备制造、现代循环化工、汽车及零部件、铝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开展延链、补链和强链招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方面,共引进项目27个,总投资126.3亿元。现代化工产业方面,共引进项目5个,总投资34.5亿元。生物医药方面,共引进项目9个,总投资63.3亿元。铝深加工方面,共引进项目5个,总投资23.8亿元。新材料新能源方面,共引进项目32个,总投资134.0亿元。服务业方面,共引进项目144个,总投资401.1亿元。

  四是用好平台,务求引资实效。制订了2013年招商引资行动计划,开展了第八届中博会焦作市项目对接洽谈会、“一赛一节”焦作市情说明暨项目对接、“相约金秋、闽商进焦作”等系列经贸活动,组团参加了北京“中原之夜高层论坛”等国家、省级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共签约市外境内投资项目42个,总投资549.4亿元,合同利用市外资金537.6亿元;境外项目4个,总投资33671万美元,合同外资额25171万美元;对接洽谈项目36个,总投资471亿元。

  五是定点定向,多种招商方式并举。围绕我市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产业,组织开展了“千人访千企”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先后外派招商引资小分队787支,重点在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环渤海等地区开展对接活动,洽谈了412个项目,达成投资意向156个,签约重大项目58个。

  六是打造环境,强化开放载体建设。围绕韩国工业园,市委书记孙立坤带队赴韩国开展了专题招商活动,与韩国同和药业就医药合作项目、与韩国现代IBT公司就软件加工项目达成合作意向。组织开展焦作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申报工作及沁北、武陟产业集聚区申报升级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

  七是优化环境,深入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服务年活动。一是认真开展大回访活动。对投资总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和5亿元以上的市外境内项目实行县市区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双重回访,共回访招商引资项目229个,解决问题208个。二是建立招商引资项目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由市商务局、发改委、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等18个部门单位组成的招商引资项目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责任分工,对促进签约项目早开工起到了推动作用。

  2013盘点之 对外贸易

  一是加强政策扶持。认真贯彻落实《焦作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外贸发展实施办法》,健全目标考核激励体制,进一步调动了外贸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利用省外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了市检验检疫局、市质监局的检验检测平台建设。继续加强国家级皮毛出口基地建设,支持焦作隆丰皮草设立了出口皮毛检验检疫监管平台,建立了皮毛加工企业卫生防疫消毒体系,提升了加工能力,增加了出口品种,扩大了出口市场。积极推动省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认真落实出口轮胎检验,对出口企业实施了动态分类管理,提高了通关速度。办理出口货物原产地签证1246单,累计签证金额1.85亿美元,为企业出口提供了快捷顺畅的绿色通道。积极申报省级农轻纺化医新材料五金建材出口基地,扶持佰利联、多氟多等行业龙头企业创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企业示范基地,指导焦作新区、河南理工大学创建省级国际服务外包基地。积极为企业争取中小开资金、外经贸区域资金、进出口贴息资金等2036万元。组织推荐风神轮胎、佰利联、中原内配等10家企业申报河南省国际知名品牌。二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组织企业参加了华交会、广交会、京交会、上交会、东盟博览会、亚欧博览会、国际(青海)食品博览会、国际(三门峡)投洽会、2013豫台电子信息产业对接推介会、俄罗斯国际汽车零配件展等境内外经贸洽谈活动,成效显著。三是强化跟踪服务。充分发挥外贸联席办公会议作用,定期召开全市外贸运行分析会议,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外贸出口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了“进出口企业监测分析系统”,动态分析,定期通报,为企业发展提供依据;完善了重点出口企业工作联系制度,对年出口额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特别是风神、隆丰、佰利联等重点出口企业,按旬进行跟踪,切实为企业搞好服务;通过调查摸底,建立了出口商品项目库;多次召开重点出口企业座谈会,推广典型,查找问题,制定措施,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健康平稳发展。

  2013盘点之 对外经济

  一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动员鼓励我市有条件企业到国外考察投资,开办境外生产经营企业。2013年全市新批境外投资企业3家,对外投资3530万美元,增长234.0%,占省定目标的194.2%。二是努力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全市共外派劳务2458人,完成营业额1954.3万美元。三是反倾销、反补贴等相关工作扎实开展。

  2013盘点之 消费

  努力扩大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消费需求增长。在扩大农村消费方面:“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扎实推进,农产品流通项目建设实施顺利,摩托车下乡后续工作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稳步实施。在扩大城市居民消费方面: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加快商贸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社区商业建设,稳步推进放心早餐工程。在促进安全便利消费方面:加强市场运行监测,积极推进应急储备工作和酒类经营备案登记制度,认真做好废旧汽车、成品油、拍卖、典当、旧货、租赁、直销、再生资源回收、特许经营等特种行业的经营监管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经营工作。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商务局提供)

  2014年展望

  2014年我市商务工作的预期目标是: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增长15%;实际利用市外资金增长12%。外贸出口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4%。

  2014年我市大招商和商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的总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着力发挥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保持商务工作健康平稳发展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