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智
在我市开展的“人民在心中、转型我先行”和武陟县开展的“人民在心中、转型我先行,八区建设争先锋”主题实践活动中,武陟县西陶镇作为全省百强乡镇、“中州名镇”之一,从强镇富民、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以转型发展为引领,紧扣西滑封村二次创业和全镇经济转型升级这一主题,突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两条主线,强力推进陶封工业区、西滑封中心社区和新型产业示范区同步发展,探索出一条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由单项推进向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工业、新型农业协调发展的转型之路。科学务实抓转型,转出了务实发展的新优势,转出了工业转强、农业转优、城镇转靓、民生转实的喜人景象。去年,该镇综合经济实力上升至全省第二十八位,先后获得省百强乡镇、省乡村卫生先进乡镇、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市平安创建集体二等功等30多项荣誉,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西陶镇党委书记郭凤文深有感触地说:“发展源于务实、源于转型、源于创新,务实、转型、创新,才有了西陶镇今天的变化。”
工业在提升中发力
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近年来,起步早、基础好的西陶镇工业经济,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提升压力。经济发展需要转,结构不优需要转,环境压力需要转,民生改善需要转。不转型,发展难以为继,环境难以为继,民生难以为继。只有转型,才能破解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怎么转,向哪里转?新一届西陶镇党委、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自身实际,以突出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确立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业,强力发展新型化工、UPVC产业的转型之路。
产业集聚发展是做强工业的重中之重。在武陟县规划的“八区”之一——陶封工业区,记者看到企业很多、产业密集,到处是繁忙的生产景象。据悉,该工业区目前入驻企业3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家,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隆起带”。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做强工业的根本动因。在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并转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企业的同时,该镇强力支持斯美特、华康化工、金昊塑化等骨干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实施强链、延链、补链工程,拉长了产业链条,提升了产品档次,扩张了企业规模。斯美特在国内建成了五大方便面生产基地,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产销量已跨入全国五强和河南两强之列。华康化工、金昊塑化重视科研平台建设,高薪引进高科技人才参与技术研发,大大提升了产品的科技含量。
项目拉动是做强工业的动力之源。没有项目支撑的工业就没有生命力,该镇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四个项目服务小组,落实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抓实抓好在建项目,全力谋划后续项目,积极争取新上项目。目前,交联电缆、宏亚管业等一批大个头项目已建成投产,投资1亿元的三和水工已签约,投资5.2亿元的节能矿浆泵等项目已落地建设,投资5亿元的怀药加工产业园、投资5亿元的奶制品产业园、投资10亿元的绿色建材加工项目等一批大项目正在洽谈。记者在该镇采访时看到,年产3500台节能矿浆泵项目和投资5亿元兴建的交联电缆厂等一批“重量级”工业项目,有的已建成投产,有的正在建设中。
盘活闲置资产是该镇做强工业的又一法宝。交联电缆在原古寺酒厂拔地而起,科研办公大楼和5个大型现代化厂房已经建成,今明两年可成为西陶镇的纳税大户。华丰纸业在黄河纸业旧址上脱胎换骨,由一家因污染严重、效益低下被关门停产的企业,变成了改用进口纸浆生产高档纸品的活力十足的企业。这些举措,盘活了资产,救活了企业,实现了转型发展。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时代背景下,该镇在5家企业成功利用废弃厂房的基础上,又排查出闲置企业用地200亩,为新上项目、做强工业腾出了发展空间。
记者在西陶镇采访时强烈地感受到,该镇工业转强已渐入佳境。如今,该镇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24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14家,初步形成了方便食品、化工、UPVC材料三大支柱产业,建成了方便食品、UPVC管材、木糖三大专业园区,思圆、华康木糖、金基伟业等一批知名品牌脱颖而出。
农业在调整中做优
人多地少是西陶的镇情,5万人,只有3万亩地,过去在该镇经济发展的棋盘上,农业并不显眼。新一届西陶镇班子响亮地提出:要做优农业。他们说:农业事关国计民生和镇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强力打造农业亮点是该镇的一大特色。该镇去年重点建设了南东陶千亩葡萄产业和交斜铺桑蚕两大园区。该镇积极引导支持天惠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把南东陶村上千亩土地,以1亩500公斤小麦的费用流转过来,建成了以休闲观光、葡萄酿酒、认养采摘为主的千亩葡萄生态园,不仅能带动本地旅游、加工业的发展,而且流转土地的农民将得到更多的实惠,除净得土地流转费和种粮补贴外,还能在葡萄园打工挣钱。该镇还重点建设了以张武、周家庄村为中心的斯美特优质小麦示范基地,以大、小南张村为中心的怀药种植基地。
培育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动产业化经营是该镇做优农业的最鲜明亮点。在西陶镇有一个在全国、全省叫响的样板,叫财旺农机合作社,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省长谢伏瞻、省委副书记邓凯、省农机局局长张开伦、市委书记孙立坤等领导,都先后到该合作社参观考察。这个合作社就是西陶镇精心打造的。该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农户+市场”的运作模式,形成以合作社为龙头的农业增收链条,带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业产出效益,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如今,财旺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5000亩,土地托管面积达1万亩,实现了土地增粮、合作社增效,在这个链条上广大农户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延链、补链,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变农产品优势为经济优势,是该镇的精明之举。该镇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演绎出了亮点一串串:以斯美特食品为重点的粮食加工链条,开发出4个级别的专用粉和7个系列80多种规格的方便食品;以裕康食品为重点的畜产品加工链条,产品销售到山西、河北等周边省份;以聚鑫怀药、廉军怀药等11个专业合作社为重点的“四大怀药”种植加工链条,辐射带动近800个农户进行怀药种植,成为北京同仁堂、三九、金陵、宛西等制药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
西陶镇做优农业的新探索、新实践,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赢得了上级农业部门好评。去年,全国农村经营工作现场会把西陶镇作为重要观摩点,推广了该镇的做法。
城镇在做靓中推进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举措。新一届西陶镇党政班子组建以来,坚持把西滑封中心社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切入点来抓,科学谋划、重点摆布、务实重干、干得精彩。
西滑封中心社区是该镇倾力打造的一个亮点。为了把该社区打造成功能完善、方便居住、生态和谐、持续幸福的现代化一流社区,该镇对西滑封中心社区的配套设施进行了超前规划、科学设计。除建设一个中心广场、5个小区公园、900个停车位外,还将建设社区礼堂、中心医院、文化中心、体育活动中心、老年人托养中心、生活超市、幼儿园和中小学等。同时,还将专门配套建设社区专用的热气、天然气供应站和生活废水处理系统,实现独立可靠的供暖、供气、供水、供电系统。该社区一期工程拟投资5亿元,将建设32栋高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为17.5万平方米。一次性开工24栋,14栋已封顶,6栋楼近期有望具备入住条件。同时,社区医院主体已接近完工,道路、官网及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近日将招标结束。
为做靓城镇,该镇持续整治乡村环境,镇政府每年拿出专项资金30余万元,成立西陶镇环卫队,统一配备铁钎、扫帚、垃圾清运车等工具,对中心大道,迎宾大道等主要路段实行全天保洁。一次性投入30余万元,采用“一车多斗”的形式,在主干道两侧及镇政府所在地摆布40个垃圾斗,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规范化、常态化运作机制。对镇政府中心大道和迎宾大道制作统一牌匾,实施美化、亮化。在上半年全市环境卫生检查评比中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该镇还顺利通过了省级生态镇验收。
民生在做实中惠民
西陶镇坚持民生优先,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好评。
该镇农田水利设施大都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工程年久失修,大部分机井报废,农业灌溉成了群众最头疼的事。陶村因水位下降,浇一亩地都要花三四天时间,群众怨声载道。发展现代农业不兴修水利不行。该镇领导多次跑项目,在市县的大力支持下,终于争取到了“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项目。西陶镇镇长郭新艳对记者说:“该项目总投资690万元,共打机井197眼,一期工程9个村已经建成投用,二期6个村2014年年底可建成。该项利农惠民工程全部建成后,可大大改善缺水村农业灌溉条件,为农业用水、安全饮水和转型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安全是最大的民生。该镇健全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等制度,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包企业,建立健全镇、村及企业三级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机构。镇里聘请知名专家教授逐村逐企业逐学校举办系列专题辅导培训,投资10余万元,为全镇1万多户家庭印制发放《西陶镇安全生产知识普及问答》,实现安全知识宣传无盲区、全覆盖。去年,该镇成为全县唯一荣获焦作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的乡镇。
平安建设是西陶镇为民办的又一件好事。该镇投资40余万元,安装可视探头140个,建成视频监控村16个,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同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全年共排查各类纠纷468件,成功调处468件。去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件,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为了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该镇加大民生投入,着力实施了滑孟路拓宽改造、西陶小学、周家庄小学、西白水公立幼儿园、镇卫生院病房楼建设等十大民生工程,努力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城镇新增就业146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95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94人;1654名低保户,69名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投资2万余元对敬老院进行改造装修;帮助19户危房户建成了新居, 60岁以下参保人数达到19900人,60岁以上参保人数达到6500人。
“转型只有起步,没有终点,今年,西陶镇要不断转、持续转、深入转。”西陶镇党委书记郭凤文说,“咋转?我们的思路是: 围绕一个目标:建设产城一体示范镇;突出两大载体:陶封工业区建设、西滑封二次创业;农业抓三点:农业产业化示范点就是财旺农机合作社建成国家级示范社和斯美特产业化集群升级,农业特色种植示范点就是千亩葡萄种植加工观光园区建设,怀药集中加工示范点就是“四大怀药”加工产业园区;工业抓三线:沿滑孟路集聚发展工业,按功能相近集聚原则发展专业工业园区,引导小微企业优化、转型、升级;基础抓三面: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安全。可以坚信,通过全镇干部群众的努力,一个经济更加繁荣,群众更加富裕,生态更加优良,更加文明和谐的美丽西陶,必将崛起在中原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