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时事·体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春运道路客运量将超过32亿人次
埃及举行新宪法草案公投
泰国看守政府
出台措施保护游客安全
图片新闻
25%的德国网民购买付费新闻
美国研发支出超GDP增速
图片新闻
各县市区出台意见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
焦作水军困境中崛起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修缮竣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作水军困境中崛起
本报记者 孙 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在刺骨的寒风中,我市水上运动队的队员们正在艰苦训练,备战省运会。 本报记者 孙 军 摄
 
   

  10余间平房和4孔土窑洞;简陋的生活设施和破旧不堪的训练设备,这就是市水上运动学校70多名教练员和运动员生活、训练的地方。

  直到现在,他们还在为住宿、吃饭发愁。在训队员多的话,有的队员还要住到窑洞里;一天仅10元钱的伙食标准,不敢让运动员加大训练量。

  这就是远离焦作市区80公里的孟州市顺涧湖水库附近的市业余水上运动学校的真实写照,这里虽然风景秀丽,但远离市区,生活条件之艰苦令人难以想象。

  然而,就是在这里,我市培养出了2个世界冠军和15名全国冠军。从2008年到2012年,在省内赛艇、皮艇、划艇等项目中,焦作水军总计获得了56个冠军。在全国比赛中,他们获得了7个冠军、9个亚军和1个季军。在国际比赛中,他们的成绩同样不俗,获得了2个冠军、1个亚军和1个季军。就是这所学校,在历届省运会中的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多次位列全省第一,使焦作的水上项目成为我省征战全国水上赛事的一张王牌。

  “都说搞体育苦,可没多少人知道搞水上项目那种苦的程度。这里远离城市、远离人群,离孟州市区17公里,离最近的小商店也有3公里。”该校校长常伟告诉记者,平常他们一般四五个月才回家一次,一次最多待3天。对此,常伟解释说:“我们训练必须要有大面积的水库,从1991年到现在,我们搬过3次家,不是在偏远农村,就是在深山区,师生的训练和居住条件都十分艰苦。”

  校园北侧一座二层小楼是运动员宿舍。宿舍里没有空调,十几张简易床挤在一起,空气里充斥着各种异味。据常伟介绍,之前校舍比较紧张,还有一部分学员住在后面的窑洞里。

  冬天,运动员们脱掉鞋子,在寒冷刺骨的湖水里训练,“脸上冒汗,头发结冰,全身湿透”是每个运动员上岸时的模样;夏天,顶着烈日,忍受着蚊虫叮咬进行训练,每个人脸上、身上都有被晒伤的痕迹。每天6时进行早训,直到傍晚才能结束训练。常伟说:“学校原来有个锅炉,还能烧点热水,让队员训练后洗澡,可前不久坏了,队员连澡都没办法洗。目前,我们正扯线安装电热水器,争取早日让队员洗上热水澡。”

  每天仅10元的伙食标准是常伟最头疼的问题。“10元钱在外面只够吃碗烩面的。现在我们不敢让运动员加大运动量,就是因为吃得不行,营养跟不上。如果运动量过大,很容易练出问题。现在正处于备战省运会关键时刻,我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运动员的伙食标准提高到每天15元,让他们每天吃上肉,那训练就敢上量了。”常伟对记者说。

  条件艰苦,生活单调,这样的环境非但没有吓退焦作水军,反而铸就了他们非常朴实、非常敬业、非常能吃苦的精神。省十二运会将于今年9月在我市举行。对此,常伟表示:“目前我们正抓紧时间进行强化训练,争取用更多的金牌来巩固优势,为焦作争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