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山阳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鼎中原 重任在肩
小伙伴
凤兰婶子
再访葫芦寺
思 乡
文由心生
刘建国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由心生
□范小青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李世安在河南焦作,我在江苏南京,我曾经去过河南的其他一些地方,但没有去过焦作,我在李世安的“跋”里,得知李世安曾经从家乡焦作出发,驱车千余里来过南京。

  当然,那时候我们没有相遇。所以,一直到现在,我和李世安并不认得,也未曾谋面,我们应该是两道上跑的车,似乎是走不到一起的。

  所以,李世安是个陌生的名字。

  但是,生活中常常会有奇象,就像现在,阴差阳错的,李世安一叠厚厚的书稿却通过远东书局传到了我的手里。

  这是意外之缘,这是人生之偶遇。

  所以,难保陌生的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某种联系和相似之处。

  同样,恐怕谁也不能断言,陌生人和陌生人,有一天不会成为熟悉的人呢。

  现在我稍微有点知道李世安了,首先,他年轻时的经历和我很相像,我们都是1974年高中毕业,1977级的大学生,就凭着这一点,我一下子对他有了一种亲切的似曾相识的感觉了。虽然毕业以后,我们的经历各不相同,我在学校留了几年后,就开始专业写作;而他,几十年中,除了当过一阵乡党委书记,其他的更长的时间里,一直在教育战线工作,同时,也一直坚持写作,一直到今天。

  这又让我心生钦佩和感叹。

  拜读了他的即将出版的小说、散文、杂文等合集《自珍集》,更是感觉,两个互不认得的人之间,精神上思想上的交流,就这么开始了。

  这是文字带给我们的缘分,是文学带给我们的人生的惊喜。

  李世安从1982发表第一篇作品起,30年一直笔耕不辍,在天长日久的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只要能挤出一点点空余时间,他都会用来写作,从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中,既可见李世安对于文学的执着,亦可见写作对于李世安的吸引。

  正如李世安自己所说:“作品虽然稚拙,但毕竟是一个字一个字码成的,难免心生珍爱。”读《自珍集》,深深体会李世安对于自己的作品的这种珍爱的心情,这些作品,都是他用真心、用灵魂写就的,应该自珍,值得自珍。

  《自珍集》里有几种门类不同的作品,他的散文纪实性较强,多半与自己成长的经历有关,多半与历史的记忆有关。在许多篇章里,李世安都写到了过去的日子,过去的事情,比如写家乡的土地,写家乡的土屋,写吃饭和桌子,无论写的是今天还是昨天,几乎无不联系到历史和往事。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记忆看着你。

  李世安的记忆时时伴随着他的写作。

  除了和记忆有关,李世安的散文写作另一个特点就是坦诚,因坦诚而感人。如《回忆录》一篇,洋洋数万字,我一口气读下来,虽没有特别重大特别惊人的事件,但十分打动人,感染人,是因为我们之间有相同的经历,更是因为李世安的文章朴素真诚,能够让人产生共鸣。

  同样,《我当记工员》《我在省城上中学》《毕业三十年》等作品,无不都以真情、以真实感受为基础,比如《毕业三十年》中所描绘同学聚会时的情形,我相信许多人都碰到过类似的情形,产生过类似的想法。

  所以,李世安的作品不仅是我这样的同龄人,即使是年代不同、经历不同的读者,应该也会感同身受,因为他写的是人类最普通最常见却又是最难忘最感人的内容和体会。

  李世安的小小说也颇有特色,似乎更具有喜剧色彩,更有趣味性。

  比如小小说《晕》,写三次找女朋友的三次不同表现,却是同一个结果,告诉我们,如果自己把握不好生活,生活就会抛弃你。

  李世安的小小说作品的细节常常很精彩,比如《等》中,有个细节,国龙自己拿出300元,放在女友丢失的钱包里,但是细心的女友却发现,此300元并不是原来的那300元,因为那是6张50元的,这却是3张100元的,小小细节,简单数笔,就刻画出一个人物的性格为人。

  再如《一元和一万元》,也写得很生动,很有趣味,两个老人都很执着,最后的结尾处理得十分机智,让人忍俊不住,会心一笑。

  还有一部分杂谈作品,也都是生活中的平常感受,说机遇,说选择,说家长,说人生的许多诱惑等,都能让人有所启迪有所感悟。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我虽然给李世安的《自珍集》写了这些不成熟的文字,但我们并不一定会见面,也许一直都不会见面,也许是对面相逢不相识,也许会擦肩而过。但其实,我们是认识的,一点也不陌生,通过文字,我们早就是朋友、早就是熟人了。

  文字就是有这种魅力的。

  (作者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本文是作者为李世安合集《自珍集》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