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14日,博爱县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及焦作市委十届九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该县经济社会及城镇化发展形势,安排部署2014年经济工作及城镇化工作。该县县委书记葛探宇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平启总结回顾去年全县经济工作,并部署了今年的经济工作。该县领导张维兴、陈治国、牛生霞、张王成、邓国侠、常平凡、王国栋、崔志刚、朱保平、于三龙等在主席台就座。
会上,葛探宇回顾了近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近年来,博爱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认真履行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凝心聚力的重大责任,集中精力把方向理思路、谋全局抓重点、定目标聚合力、推改革增活力、转作风优环境、强班子带队伍,谋划实施了一批关系博爱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全县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科学发展呈现新局面、改革开放有了新突破、社会事业实现新跨越、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在经济社会建设实践中,该县总结了许多加快转型发展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五条:一是与时俱进、完善思路是转型发展的前提;二是勇于探索、科学运作是转型发展的关键;三是务实重干、求实求效是转型发展的保证;四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转型发展的根本;五是加强党建、建好队伍是转型发展的保障。
关于今年的经济工作,葛探宇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绿色能源产业、新型城镇化和文化旅游业”三项工作重点,把深化改革、持续转型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坚持调中求进、变中取胜、转中促好、改中激活,扩大转型优势、激发改革活力、巩固和谐基础、夯实发展支撑,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着力实现经济结构、质量、效益和速度相协调,全面加快争创焦作市“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县和美丽博爱建设。概括起来说,核心就是扩大转型优势、激发改革活力、巩固和谐基础、夯实发展支撑。扩大转型优势,就是要突出抓好绿色能源产业、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三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建设,扩大优势、持续转型,实现更高水平、更好质量、更快速度的发展;激发改革活力,就是要深化各项改革措施,激发活力、增添动力,摒弃一切束缚转型发展的思想观念,革除一切影响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释放红利;巩固和谐基础,就是要着力做好民生稳定工作,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底线兜住兜好,切实促进和谐、巩固和谐、保障和谐;夯实发展支撑,就是要全面加快美丽博爱建设,绿色发展、文明发展,以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优良的社会发展环境,夯实博爱科学发展的环境支撑。扩大转型优势是关键,激发改革活力是措施,巩固和谐基础是根本,夯实发展支撑是保障,四者有机统一、相互促进。
葛探宇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领导,把好关、定好向、领好路,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强党的领导,为全县经济工作和城镇化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组织保障。具体来讲要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二是正风提效,务实重干;三是抓好班子,建好队伍;四是肃纪倡廉,清正为民。
李平启说,2013年,全县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作为、务实重干,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求真务实,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二是项目带动,发展动力明显增强;三是建管并重,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四是夯实基础,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五是旅游引领,第三产业繁荣活跃;六是关注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据初步测算,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2%,达到6.3亿元,可支配财力大幅度增加,民生类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60.8%。2014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外贸出口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节能减排完成市定目标。他强调,实现今年的目标,关键是按照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和县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稳中求进、务实发展,扩大转型优势、激发改革活力、巩固和谐基础、夯实发展支撑,打造实力、宜居、美丽、和谐的新博爱。
李平启要求,做好2014年的经济工作,要突出重点,集中精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坚持做强工业,打造实力博爱;二是坚持做美城市,打造宜居博爱;三是坚持做大旅游,打造美丽博爱;四是坚持做好民生工作,打造和谐博爱;五是坚持做优环境,打造效率博爱。
(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