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期间,是各家银行客户量和现金流最集中的时段,也是银行的业务高峰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节日金融服务需求大幅增加,一些金融机构因为预测不准、准备不充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引发群众的不满,成为金融服务新的焦点问题。
因此,在2014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未雨绸缪,精心做好节日期间的金融服务工作,树立“服务至上、客户第一”的理念,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快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首先,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预测节日期间金融服务的需求,准确测算客户量和业务量,尤其要分析节日期间客户对金融服务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制订服务预案,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从人员调配、窗口渠道、现金调拨、机具维护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其次,要从节日期间客户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和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如办理业务等候时间过长、大额取现偏难等,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进金融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增设网点低柜和立等窗口,增加一线服务力量,减少客户的等待时间;做好客户的分流和引导工作,对能够通过自助设备及电子渠道办理的业务要及时进行引导、分流;有针对性地开展对中高端客户的回访和维护工作,为大客户预约取款提供专人跟踪服务。第三,加大现金库存,建立现金快速调配机制,完善恶劣天气、交通高峰时段等特殊情况下的押运应急预案,快速做好网点现金提缴和离行式自助设备的押运工作,确保网点正常营业,满足客户的取现需求,做好群众的新币兑换和贵金属购买工作。第四,充分发挥银行电子渠道的作用,指导客户正确操作自助设备,积极引导客户通过网银、手机银行、自助终端进行转账汇款、自助缴费、基金买卖等业务,最大限度地分流客户,减轻柜台压力;加强银行自助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监控,确保ATM、登折机、网上银行等自助机具正常运行。第五,增强优质服务、文明服务、高效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大堂经理的作用,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互动,做好服务现场的指导、引导、监督和调解工作,指导客户正确办理业务;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做好客户投诉的受理和调解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各家银行要利用春节这个有利时机,拓展服务领域,增设服务品种,延伸金融服务链条,丰富金融服务内涵,并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发布各类金融警示,确保客户人身和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