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言
去年11月6日,我市与中关村科技园管理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建设焦作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产生10亿元的经济效益。
与中关村牵手,可谓我市科技强市战略至关重要的突破。为确保合作成功,我市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深为组长,以市委常委、副市长郭鹏,副市长乔学达等为副组长的焦作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作工作方案。根据方案要求,我市将通过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合作,突出抓一批技术成果转化、联合研发和技术合作示范项目,重点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园区,构建完善的创新服务保障体系,将焦作建设成为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区。
近一段时间,我市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第一,抓好示范项目推进工作。抓好项目的洽谈和跟踪,争取项目早日签约;做好已签约项目的服务和推进,把项目合作落到实处,打造一批科技成果转化、联合研发和技术合作示范项目,通过示范带动,吸引更多中关村科技项目来焦作落地转化。第二,搭建产业细分方向专业园区平台。通过搭建生产安全及环保节能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光电信息产业园和旅游文化服务产业园,做好优势对接和互补工作,加强各个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第三,构建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一是建立资本运作体系,设立创新投资基金,市政府发行的创新券优先支持中关村合作项目,保障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新区投资集团要积极与中关村有关风险投资公司合作,保障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二是争取政策支持,充分利用中关村的政策及创新优势,重点引进对接科技含量高、技术水平领先的科技项目,积极申报重大科技专项,在更高层次上争取支持。三是建设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市场,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吸引科技产业优质资源向我市集聚。四是打造现代服务载体,通过引进国内知名的商业地产公司,策划建设一批大型生活服务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及生产物流中心等项目,增强新区综合服务能力。五是引进设立专业企业服务机构,通过战略合作,积极引进中关村在企业策划、产品管理、企业经营、服务咨询等领域的高水平企业到焦作设立分支机构。六是搭建基地行政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在行政审批、金融和科技对接等方面提供服务。
我市牵手中关村引来各方关注。很多人认为,对接中关村,不仅要对接其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更要对接其超前的观念,要把改革和制度创新放在第一位,不仅注重概念的对接,更注重观念的碰撞。市人大代表王保才认为:“体制改革重在放权,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关村的实践证明,‘看不见的手’较之于‘看得见的手’,更有能力解决经济纷争。”
“政府服务要更到位。”市政协委员刘敏说,“目前,中关村已经发展为一区十六园,涵盖了北京市70%的工业企业,这就对政府的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关村‘小政府’提供‘大服务’的模式广受好评,其经验表明,服务促发展,创新求卓越,关键是把各项服务落实到位。”
焦作大学教授、科研处处长董春红博士认为,科研攻关面向市场非常重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产业链完善资金链,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坚决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市场需求是科学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队伍,并引导这支队伍走出象牙塔、投身大市场,“知识英雄”才会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