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有关部门要求依法彻底清查
市民居家防盗五招
逐步落实古树保护措施
于爱玲:义务扫街十余载
多部门联合整治城区市容环境
未来三天仍无降水
晴好天气还唱主角
服务升级,让验车又快又方便
社区书法爱好者
义写春联送居民
焦作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中年过量饮酒加速记忆力衰退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于爱玲:义务扫街十余载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顾培利 作

 
   

  本报记者  杨 帆

  本报通讯员 贾黎明

  今年79岁的于爱玲,是孟州市化工镇石井村人。她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位有着近60年党龄的老党员。

  1999年,于爱玲一家作为小浪底库区移民来到孟州市化工镇石井村。在老家新安县石井乡时,她先后担任村团支部书记、村妇女主任,后被选调担任石井乡敬老院院长,直到60岁退休,为群众办了不少好事。

  移民到孟州市化工镇那年,于爱玲已年过花甲,忙碌了大半辈子的她虽然已经退休,但是一刻也不愿意闲着。“我到底还能为乡亲们干点儿啥呢?”于爱玲每天都在反复思量,寻找适合自己做的事情。当看到移民新村的街道无人清扫,每天脏兮兮的,于爱玲便萌生了义务扫大街的想法。

  2000年年初,于爱玲正式成为一名义务保洁员,主动承担了自家门前大街和学校门前大街的清扫任务。每天7时不到,她就开始为这两条街“美容”。一条街有三四百米长,扫完两条街需要近两个小时,就是年轻人也会觉得累。但是,十余年来,于爱玲没有喊过一句苦、叫过一声累。

  现在,已届耄耋之年的于爱玲,仍在一丝不苟地为美化家园义务奉献着。她说,扫地这点儿活儿累不着,只要自己身体允许,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就算是为群众尽一点老党员的义务吧。

  于爱玲虽然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在吃穿用上十分简朴,但遇到有困难的乡亲总是竭尽全力帮助。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于爱玲在村里带头为灾区捐款50元,之后又以老党员的身份向党组织自愿交纳512元“特殊党费”。

  在于爱玲家中,记者看到了一大摞荣誉证书:洛阳市民政工作先进工作者、洛阳市“老龄工作”先进个人、石井乡优秀共产党员、连续四年的化工镇优秀党员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