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靠边“站”
仅仅公私分明还不够
感情有多深 脚步有多远
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胜利闭幕
我市聘请中科院院士
简水生为科技顾问
年货送得人心暖
“进城农民”市民化 莫让户籍拖后腿
群众把关“村官”年度考核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
烟花爆竹消防安全管理的公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仅仅公私分明还不够
□郭 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日前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是古今中外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必须面对的一道考题,其中许多人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三国时魏国人时苗任寿春县令,出入乘坐黄牛车,后黄牛生下一小牛犊,他离任时,留下牛犊,说牛犊生于寿春、属于寿春,时人称其留犊县令。南宋诗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李氏家族有一人为官廉洁,公私分明。一天,他正在烛光下办理公务,有人送来一封家书。他当即灭掉公家的蜡烛,点燃自家的蜡烛,称:公烛之下不展家书。上述两个故事,在今天看来有点匪夷所思,但其折射的公与私的严格区分的确值得深思。

  公与私必须泾渭分明,不可越雷池半步,但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正如古人所言:清须勤且慎,莫谓一钱不要,便是好官。不能化公为私、损公肥私,是纪律,是节操,是检验灵魂的试金石,而一心为公、公而忘私,是博大的胸怀,是忘我的牺牲,是人生更高的境界。

  公私分明,侧重点在不可借公权谋私利,提倡的是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的精神。毛泽东主席具有这种精神,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中第一个完全公开个人财产的人,他逝世后没有为子女留下任何存款及金银珠宝。许多共产党的干部也具有这种精神,例如我们常常听说为加快工作进度而实行“白加黑”“五加二”工作法,如果强调公私分明,强调“八小时以外”和节假日是私人时间,就没人会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地干工作,但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党人似乎没有这么小家子气。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述讲话中还说: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一个人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就站得高、看得远,理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一个人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就会把他的生命和时代、和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生命才有意义,才灿若星辰,才不虚度年华。

  如今,中国人都在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中国梦是伟大的理想,是美好的愿景,只有越来越多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中国人加入追梦的行列,中国梦才会成为现实。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