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高新忠 通讯员赵向东、王小金) 记者近日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去年以来,我市立足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狠抓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紧贴群众生活的多项民生工程快速施建,使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更多惠及百姓生活。
为给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2013年,我市续建了污水处理二期配套管网工程,完成了污水处理一厂搬迁改造前期工程。目前,全市有8个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全部运行正常,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6%。同时,我市绿化河道5000平方米,生产输送景观水60万方,集中清理河道40次。经过整治,一段段水清、树绿、景美的城区河道,给市民提供了锻炼、休闲的好去处。
“宜居城市,不仅是良好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市住建局公用事业科科长崔萍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居民生活质量,在供水、供气、供热方面,我市不断加大升级改造力度,先后投资3000万元,新建供水管网25公里,改造老城区供水管网35公里,城市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5%,管网水七项常规指标合格率达100%;投资1.2亿元,续建天然气利用二期工程,新建燃气管网设施47公里;投资1400万元,改造老城区燃气管网50公里,中心城区燃气普及率达92%;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太行路、和平街集中供热管网工程,全年新增发展供热面积112万平方米,完成了万方电厂供热管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城市公用事业,是城市生产经营、居民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事业,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基本条件。”崔萍说,2014年我市将继续加快公用事业建设速度,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将投资1.94亿元开工建设南水北调府城水厂一期工程,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投资2.69亿元继续推进天然气利用二期工程建设,增强供气能力,做好城区燃气管网建设和发展工作,提高天然气普及率;投资7.54亿元开工建设万方、龙源电厂配套供热管网项目;投资4.74亿元完成污水处理一厂搬迁升级、二厂扩建项目,实施再生水厂和再生水管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