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去年以来,博爱县依托青天河国家AAAA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的旅游市场基础,充分发挥独特的禅文化、八极文化、竹文化、怀药文化和怀商文化等历史人文资源优势,科学绘制旅游业发展蓝图,建设“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旅游服务体系,拉长产业链条,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山水文化旅游大县、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全国旅游强县。
在促进经济转型过程中,该县把旅游业作为新兴重点产业,并逐步发展成为接续替代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如今,文化旅游成为该县的“金”字招牌,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生产力。2013年,该县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3%和35.7%,境外游客人数达到66910人次。
该县把发展文化旅游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聘请高端机构,高标准编制旅游总体规划,主动融入焦作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和“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县的总体部署之中,有机融合生态、文化、休闲等功能,以青天河景区为龙头,整合包装月山寺、太行博竹苑等旅游资源,建设“青天河—月山寺—月山综合服务区—太行博竹苑”旅游环线,做精做强博爱文化旅游产业。去年以来,该县采取多元化投资模式,规划实施旅游项目33个,已开工项目30个,完成投资12040万元。其中,青南路旅游道路维修、景区美化亮化、观音峡提升、漂流提升等16个项目竣工投用;青天河综合服务区、大泉湖滨水栈道、靳家岭游览区提升等14个项目正在施工;大坝至丹河桥河床开发、鲸鱼湾至佛手岩栈道等3个项目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同时,该县围绕焦博一体化发展,沿市人民路中轴线,认真谋划实施了一批旅游三产项目,不断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进一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与此同时,该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打造寨豁乡省级特色旅游乡镇。去年以来,该县采取政府主导、专项扶持、提高品质、宣传推介、开拓市场等措施,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引导林果专业合作社,通过连续六届樱桃节的举办,提升了品牌效应,有力地推进了产业发展,农民收益稳步增长,樱桃价格由最初的每公斤5元提高到现在的每公斤15元。寨豁乡积极培育现代生态农业观光游,发展油菜种植1500亩、樱桃种植2000亩,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形成了以小底为中心的樱桃园区、以汉高城为中心的薄皮核桃园区、以寨豁村为中心的晚秋黄梨园区和以东仲水为中心的农业生态综合园区四大农业生态园。目前,全乡已发展核桃、樱桃、皂刺等各类经济合作组织35个,辐射带动农户2000余户;充分利用山区资源,与凤凰岭种植有限公司签订了总投资5000万元的探花岭生态农庄项目,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奠定了基础。目前,该县的贺军平、吴崇波等4人,被省旅游局评为乡村旅游带头人;该县中秋冬枣专业合作社、大国樱桃园,被省旅游局授予河南省乡村旅游示范户称号。
此外,该县还将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实现差异化、品牌化和可持续发展。据了解,2013年,该县以文化特色为突破口,加快文化旅游服务节点建设,全年共举办“5.19”中国旅游日、焦作红叶节暨“印象金博爱魅力青天河”全国摄影大展、省直机关3000余人登山健步活动、奥运冠军走进青天河等大型文化旅游活动10余场次,并依托各类大型活动,组织了“青天河网络红叶节”“自驾青天河,万人赏红叶”、青天河书画展等系列活动20余场次。同时,该县积极推动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工作,依托红叶节举办了系列经贸、文体活动,节会期间共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91.5亿元。目前,该县投资6亿元的五星级大酒店——博爱迎宾馆主体已建成,三层砌墙已完成;少林寺与月山寺战略合作协议于2013年8月20日在郑州签约,10月22日,少林寺委派法师住持月山寺晋院仪式在月山寺举行,双方合作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王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