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丰舒潍 实习生 廖 俊 程惠敏
紧随着共和国成长的脚步,成立于1949年的焦作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焦建集团)植根于山阳大地,土生土长,由最初的18个泥瓦匠,艰苦创业,发展成目前拥有30个下属单位、700余名职工的国家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
六十五载风雨兼程,焦建集团在这里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从上世纪50年代的焦作电厂,到全市半数以上大中型企业;从当时全市最高的亿万饭店,到焦作火车站、百货大楼、电视大楼、河南理工大学主教学楼、三维商业广场、东方红广场人防工程等众多焦作市地标性工程,都出自焦建集团之手。焦建集团为焦作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她在众多的关怀和支持中成长、壮大、发展、成熟;她饮水思源,脚踏实地,对这片热土饱含深情。
视质量如生命,诚信是硬邦邦的金字招牌
焦建集团早期的施工条件十分艰苦。上世纪50年代,无论工地在市区还是在距市区七八公里的郊外,重十几公斤甚至几十公斤的檩条、大梁、夹板,都是职工扛着去的;没有机械设备,数十吨的水泥灰,都是他们一桶一桶挑上施工架的。手上、脚上都是血泡,肩上肿起的大包跟馒头一样,可愣是没有人偷工耍滑。
如今,集团飞速发展,有了运输车辆、泵机和塔吊,有了自己的商砼站、中转材料,施工条件和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前辈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诚实守信的精神没有丢,反而作为集团的传家宝一代代传下来。
1991年,在河南理工大学老校区图书馆施工中,技术人员检测发现混凝土柱子质量合格,但是位置偏离了5毫米,按说这是在允许偏差之内的,可是焦建集团毅然将其拆除重建,将偏差控制在2毫米之内,成功地把图书馆建成了全省样板工程。
1997年,承建孟州市农金会大厦时,在业主不愿支付差价的情况下,焦建集团坚持用价格高、承重好的南阳黄沙取代了价格便宜、承重较差的黄河滩沙。业主为此深受感动,在工程完工后,不仅补齐了工程差价,还主动把附属后续工程交给了焦建集团。这是焦建集团在孟州承揽的第一个工程,以“楼层最高、速度最快、质量最好”一炮打响,成为孟州市第一个优质工程。承建孟州市黄河大道改造工程(西环路—东环路)时,焦建集团克服雨期施工、地下管网复杂、地处闹市区等困难,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保质保量完成,将其建成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为孟州市获得了首个河南省市政工程金杯奖。
2012年,焦建集团按惯例进行半年回访时发现,已交付使用的修武县烟草局经营业务用房项目部分卫生间防水出现问题,经分析发现是该局对房屋进行装修不当所致。虽不是自身质量问题,但焦建集团还是立即派出工人进行了维修。事后,该局有关负责人说:“焦建集团工程质量放心、售后服务贴心,以后有工程,我们还找焦建!”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许多房地产开发商都冲着百姓的认可主动找上门来,就是因为焦建集团盖的房子好卖。
对质量的苛刻追求使焦建这个品牌不断升值,“雕筑时代精品,诚信服务用户”成为焦建人共同的质量追求。他们把质量和诚信视若生命,坚持“干良心活,盖放心房”,决不允许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项工程、任何一道工序上有偷工减料的行为。
为严把质量关,焦建集团建立健全了各级质量管理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质量责任终身制,增强各级人员的质量意识。精心组织职工学习法律、法规和各类规范、标准,特殊工种必须经劳动部门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在焦建集团的工地上,选材一律严格把关,所有进场材料除提供厂家的合格证外,进场后还要切取试件送到专业试验室检测,合格后这些材料才能用到施工中。同时,检测过程和所有信息,都要求在建筑质量档案中有详细记录。
除了常规检查,焦建集团还对每个关键节点和关键部位,重点进行质量检查,所有的检查结果全部清楚地标注在建筑档案中,质量监测贯穿整个建设过程。为提高建筑质量,焦建集团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在项目部施工班组开展QC小组活动,通过QC小组活动,提高了职工的技术水平,有效克服了质量通病,提高了工程质量。2001年以来,共有29项QC小组成果获得了省建筑业协会优秀QC小组成果奖。2000年起,焦建集团又开始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以细化质量管理,增强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为加大创优质工程力度,2013年3月份,焦建集团出台了《精细化施工管理办法》,不仅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精细化、标准化管理,还推行样板带路法,每个工程的每一道工序都先做一个样板,由公司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按照样板进行大面积施工。每个工程必须经过集团公司基槽验收、基础验收、主体验收、竣工初验、竣工终验,全面合格后,才能向甲方交工,决不能因为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公司信誉。
自1989年建筑系统开始评奖以来,焦建集团共获得近300项质量荣誉奖,自2001年取得全市第一个“中州杯”开始,已经连续捧回了16个“中州杯”,连续多年被省住建厅评为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和河南省新技术示范单位。
本土企业为本土,乡情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作为本土企业,焦建集团之所以能成为焦作建筑行业的龙头老大,能成功拿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工程,是因为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情。
2011年年底,焦作新区瑞庆汽车发动机项目正式签约。焦作市领导对这个项目高度重视,称其是“重大而又梦寐以求的大项目”。这是因为,瑞庆汽车发动机项目落地实施,代表着汽车发动机没有“焦作制造”的历史一去不复返。按照“零件—部件—总成—系统—整车”的发展思路,焦作把这个项目作为经济转型的重大突破口,将进一步加快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打造国家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然而,当焦建集团在这个项目的招投标中脱颖而出、中得该项目厂房和办公楼的施工标的时,董事长庞长鸿和总经理周拴成感到的不是兴奋,而是沉甸甸的责任。该项目的工业厂房和办公楼按常规建设时间18个月,却要在5个月内完成,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困难面前,焦建人迎难而上,斗志昂扬,他们把建设好这个工程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决定举全集团之力,不讲条件、不计成本,非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不可!一时间,“顾大局,打硬仗,为焦建集团荣誉而战,为焦作人民争光”的标语在工地上高高飘扬,一群铁打的硬汉把这里变成了战场。
在这里,他们顶着寒风打地基,一干就是三四个小时,许多人的手都冻裂了;在这里,他们忙于施工,无暇顾及家人,时常连口水都顾不上喝。他们打破常规,交叉作业,齐头并进,施工最紧张时,一个工作立面上有5个施工队同时作业,上面安装网架、铺设屋面板、架设虹吸雨水管,地面上浇筑混凝土,旁边砌墙和粉刷。
白天抢着干,雨天巧着干,晚上挑灯干,节假日加班干。虽说速度快了,但质量一点也不含糊。发动机厂房地面施工要求高、难度大,施工人员努力攻克多道技术难题,使地面施工一次性成功,平整的环氧自流平地面,相当于飞机场跑道,不仅坚固,而且平整,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
当瑞庆汽车发动机项目生产的第一台汽车发动机下线时,这群创造奇迹的建设者们又转战另一个工地,但这段呕心沥血为焦作争光的经历,让他们无比骄傲和自豪。
市东方红广场人防工程建设,是焦建人用奇迹谱写的另一段精彩乐章。
城市中心广场的施工受交通、便民等许多条件限制,被称为“带上枷锁跳舞”。同时,建筑业还有句行话:“宁盖地上三间,不挖地下一米。”地下施工的难度可想而知。
人防工程地处老城区两条主干道解放路与塔南路的交会处,如果按正常施工,至少3个多月内解放路将无法正常通行。为此,焦建集团在我市首用逆作法施工,改由下向上施工为从上向下施工,成功完成了梁板楼面施工,使解放路在绕行广场50天后恢复正常通行。
为让人防工程空间利用最大化,焦建集团还在建设中首次使用了“无梁楼盖”技术,即把原来集中受力的梁变成无数分散空间受力的工字结构体系,使同高的楼层扩大净空,节省建材,加快施工进度,同时使质地更密,抗压性更强,抗振动冲击更强,结构更合理。
一座座建筑记录一段段历史,凝结着无数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承载着城市经济发展的希望和梦想。焦建集团想焦作人所想,为焦作人争光,用行动诠释了一个本土企业的良心,表达了一个本土企业对焦作这片热土的深情。如今,她迎着朝阳,满怀激情,正向着打造特级建筑施工企业、打造基业常青的百年老店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本组图片均由焦建集团提供)